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济南放生者"行善"惹争议:死活都是杀生(图)

A-A+2014年3月25日15:12舜网-济南日报评论

1

  3月16日,妙海(化名)在济南南部山区参与了一次放生活动,使近万斤鲤鱼重获自由。这次放生活动参与者逾百人,而35岁的妙海只是我市诸多放生热衷者中的一员,他的背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参与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自发形成的放生组织在我市已存在多年,虽然面临很多争议,但放生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和一心向善的心灵寄托。

  大明湖畔的放生“仪式”

  同日,与妙海们的放生活动几乎同时,大明湖畔,一场规模相对较小的放生活动正在进行。记者目击了放生的全过程。

  8:30左右

  明湖居门前不远处的空地上,放着大大小小5个水箱,分别装着用以放生的鲫鱼、鲤鱼、鳝鱼、甲鱼等,两台小型氧气泵不断向水箱中注入氧气。一旁的长椅上,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其间,不断有人陆续赶来。

  赶来参与的人数已接近20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最为年长的一位,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前来。其中一位老人点上两只红蜡烛,放在水箱一旁的小桌上,另一位老人穿上深色长袍,绕着鱼箱转了几圈,将一个小瓶中的水洒到鱼儿们身上。其余参与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册子,站成两队齐声诵唱。

  该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其间,有几位散步经过的市民自发参与进去。因密度较大,水箱中不时有鱼儿跳到地面上,一位身穿围裙的中年妇女手持渔网,将鱼儿重新放回水箱。几只肚皮朝上的小鱼被挑出放进一旁的黑色塑料袋里。记者了解到,这些鱼儿正是购自该妇女,并由其事先送到此处。

  “仪式”结束,参与者七手八脚地将鱼儿们倒进大明湖。离开之前,一位老人特意向水中洒了一些鱼饲料。身穿围裙的中年妇女收拾好水箱,骑着电动三轮车离去。水面上很快恢复了平静,只剩下不幸“夭折”的一条鳝鱼和一条奄奄一息的鲫鱼随水波漂流。

  明细清晰的“放生账”

  “这种规模的活动,已经算是小的。我们群里每次搞活动,参与的都能超过100人。”2012年,妙海(化名)无意中接触到放生,通过QQ搜索,加入了目前的放生群。当时,群里一共只有100多人,刚刚开始以集体形式组织放生活动。“这两年,参与的人明显增多,目前,群里已有300多人。”

  据妙海介绍,放生组织大多通过QQ群等方式进行联系、交流。参与者大多像他一样,接触或者听人介绍了放生的情况后,主动加入群里的。放生活动一般由几位加入较早的参与者发起,“基本每月都有,我只要没事就会去参加。”

  从市场上买来用以放生的鱼、鸟等,这一过程被放生者称为“请生”。妙海称,请生一般没有固定场所,而放生的场所,根据生物的不同,一般会选择大明湖、黄河风景区、南部山区等地点。

  在该放生群的“官方博客”上,显示着两个“放生账号”。在放生活动开始之前,参与者将款项汇入这两个账号。“也可以现场随喜”,妙海称,不方便汇款的参与者,或者在放生现场“随缘”遇上、自愿加入的市民,可以现场拿钱。“所有的钱全部用来请生,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此,妙海显得非常放心。正如其所言,记者在该放生群公示的“2014年3月16日第48次放生款明细”表格中发现,参与者个体随喜数额最少者1元,最多者1000元,大部分是几十元、100元。汇款和现场随喜两项相加,此次活动共收到放生款44283元,请生花费43000元,加上上次剩余的放生款,共结余2万余元,“留作下次放生用”。

  利弊之争:放生or杀生

  “有一次在大明湖放生,几位异议者当面质问我们,说放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妙海和其他几位放生者均表示,社会上对放生的质疑之声早已有之。

  在成都动物园工作的小中(化名)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处寺庙的放生池,2014年1月8日再次经过时,看到水池里漂浮着30多只百灵鸟的尸体,后来他发现了事情的原因:当天有人来此放生,经过“囚禁”的鸟儿身体虚弱、又渴又饿,重获自由后第一时间寻找食物和水源,最终被淹死。小中表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放生是一件严肃而科学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很多。”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告诉记者,成为一名“放生异议者”,是在他接触过多次放生事件之后。2014年3月3日,他又看到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放生,对方称共放生近250万条鱼,但他发现,被放生的都是养殖杂交鳢鱼,在当时寒冷的天气和水温下不易成活,即使可以成活,境况更加糟糕——— 养殖杂交鳢鱼属于顶级掠食性鱼类,被放生后会捕杀无数水中原有的小鱼。“死活都是杀生”。

  该人士表示,在美国等不少国家,居民不可以随意放生,放生不当者会被罚款。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令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执行不力。

  在我市,大明湖基本已成为市民放生的“首选”之地,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保卫科工作人员表示,其实被放生的很多鱼类根本不适合这里,会使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对其他鱼类造成影响,甚至使其绝迹。“但没有相关规定,我们也没有权力去禁止。”“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妙海认为,生态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人,而放生的目的正是感召人们向善、吃素、不要杀生等,其有益的方面远远大于对环境和生态的小的影响。“我们还会继续,并希望更多人都来放生。”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