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山东微山小学建船上 34名学生穿救生衣上课(图)

A-A+2013年6月7日15:2421CN评论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607/U9805P1333DT20130607152127.jpg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穿着救生衣上课,划船已经是本能(视频截图)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607/U9805P1333DT20130607152132.jpg学生穿救生衣上课(图)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607/U9805P1333DT20130607152133.jpg学生穿救生衣上课:山东一船上小学孩子真辛苦(图)
  • 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0607/U9805P1333DT20130607152134.jpg学生穿救生衣上课:山东一船上小学孩子真辛苦(图)
 

  坐落在山东省微山县高楼乡的微西小学是一所特殊的船上小学,34名小学生每天乘船来到学校,穿着救生衣接受教育。学校仅有的两名教师王升安、曹桂英夫妇自1977年以来,一直守护着这些孩子。微山县现有湖区学校20处,涉及高楼、侯楼、南阳、付村、张楼、昭阳6个乡镇,在校生6378人。

  原来的校舍在2004年水灾中被浸泡成为危房,为应付每年出现的水情,船校成了保障学生安全的唯一选择。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热线村村通》报道,在山东省微山县的高楼乡,微山湖的西南角上漂浮着一所船上的小学。孩子们上学的交通工具是船,而他们不论上课还是下课,不论玩耍还是生活都要配备的东西,就是“泡浮子”(救生衣),因为不用这个,孩子们会“经常落河,沉下去”。

  2012年9月10号,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台央视和教育部联合录制的教师节晚会,其中的一个场景就是建在船上的小学,也就是记者要去探访的目的地。

  记者来到了八段河,沟通着微山湖和京杭大运河。村民们大多以船为家,靠驾船捕鱼和运输为生。微西小学之所以建在船上,为的就是方便村民们的生活。

  正在讲课的就是微西小学的校长王升安老师。说是校长,实际上这微西小学连他本人在内一共只有两个老师。而这位女老师不是别人,正是王升安的妻子魏桂芳。

  魏桂芳现在依然是民办教师,每月的工资只有三百块钱。在微西小学这里,没有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这样的分法,魏老师负责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全部课程,王升安负责二年的全部课程。

  校船的西侧有一块小小的陆地。这区区几十平米空地,就是孩子们的操场。虽然设施简陋,可一到下课的时间,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微西村几乎家家都住在水上,就是到邻居家去串个门儿都得划船。微西小学的学生全是土生土长的微西村人,划船对他们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孩子们说,他们身上都要穿着“泡浮子”(救生衣),因为“我们有时候会落水,不带这个东西会沉底,这是王老师让我们都得带”。

  微西小学只有学前班和一年级二年级,现在在校的学生一共只有三十四个人。到了三年级,孩子们就得到十几里水路以外,去念寄宿制的中心小学。学校虽然不大,但教学的成绩在高楼乡的所有小学当中却总能名列前茅。

  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多数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微山湖里打渔。如果赶来接孩子,三四里的水路来回就得两个多小时。所以孩子们都不下课,还是在学校里。长久以来,这微西小学的作息时间都是为村民们的生产时间服务的。

  微山小学每天下午放学的时间是三点。两点半多点,不少孩子的爷爷奶奶就划着小船聚到学校周围。不一会儿功夫,其他的孩子都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走了,只剩下两个小家伙依然孤零零的站在学校的船头。

  这个名叫陈营举的孩子说,“我爸爸妈妈一般都得忙到晚上五六点钟。我要不就在学校等着,要不老师就把我接到他们家去,爸妈到老师家接我”。

  趁着放学的工夫,王升安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室。他说,“这是我们在北京参加活动的照片,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荣耀。这里边这是电脑,济宁市教育局刚刚给我们配的,很快就能安装起来了。我也不大会用,我儿子答复我说,他会定期过来教孩子们。国家给配了就一定要用起来”。

  微西村偏居微山湖的角落之中,交通十分不方便。去微山县城一趟,需要先坐两个半小时的班船,再转半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如果走旱路,就得绕道江苏的徐州。

  王升安说,因为太偏远,老师们都不愿意来,因为来了之后连对象都不好找,自己每年跟教委要人。

  王升安老师的家就在微西村里,划船过去也就二十多分钟的样子。由于不需要每天打鱼、养鱼,王老师家的房子建在了岸上。四间不算太高的瓦房,看上去跟普通的农家院没有任何区别。

  安顿好两个孩子做作业,王老师找出家里的相册,和记者聊了一些学校以前的事情。

  王升安今年54岁,十八岁高中毕业,他就回到村里干起了民办教师。每月只有十几块钱的工资。直到1995年左右,依旧是民办教师的他,每月的工资只有50多块钱。面对微薄的收入、艰辛的生活,他也想到过放弃。

  他说,“那时候很自卑,人家渔民一天的收入比我一个月还多,穿补丁衣服。孩子们跟着受苦。我也动摇过,可是干着干着就放弃了不是我的性格。后来想开了,人家说什么我也听不见了。直到99年转正了,生活才好起来了”。

  王老师说,最开始这微西小学也是五个年级都有的,从2003年才变成了只有一二年级的教学点。老王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学校能再来几个老师,让他把三年级,甚至四年级办起来。

  因为“现在孩子们那么小就去住校,自制能力太差了,容易沉迷电脑游戏,我们村里这两年,因为沉迷电脑,初中没上完就被弄回来的有三十多个了”。

  王升安老师也已经五十多岁,过不了几年就到退休的年纪了,他也希望,他在他退休之后,这所已经支撑了快五十年的船上小学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甚至越办越好。

  不知不觉间,天色暗了下来。小营举的爸爸妈妈卖完了当天刚捕的鱼,到王老师家来接孩子回家。

  走水路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慢,小营举的家距离王老师家也也就五六里地的样子,可即使是坐机动船,一个单趟的时间都会超过半个小时。因为这样,微西村的渔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下湖捕鱼,直到快天黑才能回家。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