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民生>正文

济南邮政报刊亭的前世今生 报刊亭是否还有明天

A-A+2013年8月29日15:22舜网-济南时报评论

历山路上的一家报刊亭,经营报刊杂志的同时也卖电影票、饮料、化妆品等。记者刘天麟 摄历山路上的一家报刊亭,经营报刊杂志的同时也卖电影票、饮料、化妆品等。记者刘天麟 摄

  原标题:济南邮政报刊亭生存历史回顾 报刊亭是否还有明天?

  一座邮政报刊亭,一个经营者,一段20年相依相守的生存故事。

  人们需要它,但却不会过多地关注它。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朱秀兰和她的01号邮政报刊亭,像一棵被人们忽略了的树一样,长在了济南的某个角落。地方很小,生意也不大,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生长。这里有邮政报刊亭和经营者们的生计故事,也有城市的发展和选择。

  从曾经的繁盛到如今的生存尴尬,济南仅剩的二十几座邮政报刊亭,在数量上甚至不及北京、上海的1%。

  我们相信,邮政报刊亭不会消失,因为它本身就是——— 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

  据统计,2008年到2012年,全国邮政报刊亭被拆10000多个。报刊亭是否还有明天,一度成为舆论议论的焦点。在向以文化底蕴为豪的济南,邮政报刊亭的发展也步入一个尴尬之地。初设至今,济南的邮政报刊亭已经走过20多年,数量也从初时的20几座到鼎盛时期的100多座,再到如今的二十几座。最近,来自管理部门的消息称,济南的邮政报刊亭要重新建起来,但是经营者却并不乐观。

  报刊亭的拆除

  自从邮政报刊亭被拆除后,姚秀云便一直在附近摆报摊。她一度认为,那是济南最后一座被拆除的邮政报刊亭。但是就在8月23日下午,济南市报刊零售公司报刊亭管理中心经理张春江在接受采访时,便接到一个电话,正在整修的一条路段上,有报刊亭影响了工程进度,希望拆除或者迁挪。

  张春江说,他不敢确定现在济南到底还有多少座邮政报刊亭,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数字,因为说不定哪天,便有新的邮政报刊亭被拆除。

  姚秀云经营的那座邮政报刊亭之所以被拆除,是因为文化西路路段的改造。在当时的拆除名单里,姚秀云并非唯一。如今去文化西路打听邮政报刊亭,附近的知情者会说,齐鲁医院附近曾经有一座,省中医附近也曾有一座,不过,现在都没有了。

  对这些经营者来说,不管生意如何,“拆除”这样的结果,是他们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接到拆除通知的时候,姚秀云很震惊。对当时的她和丈夫来说,邮政报刊亭是唯一的生计,“依赖它吃饭”。

  没有了邮政报刊亭,姚秀云和丈夫以摆报摊的方式继续着原来的经营,就在曾经的报刊亭附近。她的摊位上还有两摞旧杂志,是邮政报刊亭拆除时没有卖掉的,有她自己的,也有朋友的。

  更早之前,文化东路上的几座邮政报刊亭也因为这样的市政建设,难逃一拆。曾有一位经营者,在邮政报刊亭拆除以后,依然义务为那些老顾客服务了两年,帮着他们订阅报刊,然后每期免费送到。

  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济南市在主次干道共设置了20多个邮政报刊亭。这些报刊亭对济南当时的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当时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开始知晓熟悉计算机,便是从报刊亭里出售的相关杂志开始的。

  据介绍,到了2000年左右,济南市的邮政报刊亭已经从最初的二十几座增至100多座。但是,黄金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大约是从2004年开始,随着市政建设的密集推出,那些原本设置在主次干道的邮政报刊亭成为被拆除的对象,尽管承诺迁挪,择地另设,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并没有落实。到如今,济南市邮政报刊亭仅剩二十几座,跟初设时差不多。

  继续留存的那些报刊亭,并没有因为竞争对手的减少而生意上涨。相反,因为互联网和电子阅读终端的冲击,报刊杂志的销量大幅下滑,甚至难以为继。他们不得不“与时俱进”,在那个三四平方米的小亭子里开发新的业务,譬如代卖电影票、手机充值,或者售卖香烟和饮料。

  报刊亭是否还有明天

  8月26日上午,姚秀云像这个炎热的季节里的每一天一样忙活。在她的摊位前驻足的人不少,大多是为了买瓶水或饮料,偶尔还会买地图,买杂志的人实在不多。姚秀云说,这只是夏天的忙碌,等到了冬天,经常是白白靠一天。天气冷,很少有人会在街上买水,而报刊杂志本来就鲜有人问津。

  在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间小有名气的山师书报亭。8月23日的这天上午,老板张朋昌也一直在张罗着卖水、卖饮料、卖水果,真正来买杂志的人寥寥无几。步入经营困境的,并非只有邮政报刊亭。

  无论是报摊,还是邮政报刊亭,还是一般的书报亭,在济南这个漫长又炎热的夏天,卖水、卖饮料似乎成为他们业务时间轴上的一个旺季。

  但是,卖水、卖饮料,并非大众对报刊亭最初的期待。他们说,报刊亭应该回归它最为原始的意义,而非像现在一样变成杂货铺。在他们眼中,邮政报刊亭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线,关乎济南的文化形象。但实际上,诸多持此观点的市民陷入矛盾,他们只能在精神支持邮政报刊亭的存在,缺少去报刊亭购买杂志的行动。

  在许多人看来,邮政报刊亭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不应该就这样被抛弃。据张春江了解,济南报刊亭的数量不及北京上海的1%。他曾在上海看到过,那里的邮政报刊亭无论是配货还是管理,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但是,这位报刊亭管理者又坚定地认为,现存这些并非济南最后的邮政报刊亭。张春江那里有几份政府文件,其中内容关于报刊亭的建设。其中一份《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的意见》中提到,“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及其他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置邮筒(箱)、邮政报刊亭,……”。

  张春江说,依照这些文件的精神,济南还将建设一批新的邮政报刊亭,不再选择市区主次干道,而是进驻社区,使得报刊亭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在他看来,报刊亭是否会存在是个不必争论的问题。

  那些有打算经营邮政报刊亭的市民却更关心社区是否会有足够大的客流量,以支撑报刊亭的经营。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一门生意那么简单,而非一场宏大的文化建设。市民阅读和购买方式已然转向电子网络,去报刊亭里购买报刊杂志的人越来越少,经营者不得不更关心报刊亭的位置,“一步黄金一步银”。

  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员李辉认为,报刊亭若想继续发展,应该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可考虑尝试为便民服务点。张春江也有这样的设想,明天的邮政报刊亭已经不再只是售卖报刊杂志,而是开展各项便民服务,简单一点如成为社区居民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站,复杂一点还可以代缴各项生活费用。

  或许有一天,济南市的邮政报刊亭,会按照学者和管理者的计划,以新的面貌走出尴尬之地。但那个时候的它,还会继续叫做邮政报刊亭吗?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