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点做好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六项主要任务。省内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研究人员及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结合山东实际,明年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将在农业、工业、金融、区域等方面凸显新的增长空间。
农业:坚持“三个导向”
增创发展新优势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第三产粮大省,农业发展基础好、规模大、产业化水平高。今年,我省实现了历史性的粮食总产“十一连增”,总产905.64亿斤。整体上看,我省以约占全国1.08%的水资源,灌溉了全国5.4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
当前,我省农业面临由大到强转变的严峻任务,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耕地保护等方面的难度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要求,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为山东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中央确定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信宝表示,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十八大以来的政策显示,国家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大力鼓励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我们农业企业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工业:完成任务无悬念
转型升级是方向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山东在工业经济上采取的重大举措,即双轮驱动。这与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不谋而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我省工业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时期,前几年动辄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不再,生产成本上升,过剩产能需要逐步消化,工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无法在短期内摆脱和解决。
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王晓表示,根据初步统计,我省今年可以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业同比增长11%以上的任务目标。明年工业经济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增速或将回落,但稳增长将是方向。省里刚刚发布了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计划,下一步,省内工业将重点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
根据部署,我省将坚持腾笼换鸟,努力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新突破,统筹调整需求结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着力调整资源能源结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在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转变。
金融:差距就是潜力
后发期待先至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山东经济总量很大,但长久以来金融业发展却相对滞后。2012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为2018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
差距就是潜力,后发亦可先至。8月7日,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问题。《意见》提出,到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山东金融改革发展正大力推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省委党校副教授丁兆庆认为,这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他认为,山东要本着“做大金融、做活经济”的思路,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积极吸引更多的全国性金融机构进驻山东;二是积极扶持本土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三是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便利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我省实体经济的能力。
区域:放大协调红利
拓展发展空间
“两区一圈一带”是山东在新时期确定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今年以来,我省编制出台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济莱协作区建设正在大力推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丁兆庆表示,这表明中央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上高度重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丁兆庆认为,今后,山东应统筹推进“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在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和协调发展上下工夫:努力破除行政管理体制障碍,加快构建区域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区域内外统筹谋划、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分工和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集聚发展;坚持立足实际、发挥地方优势,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