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在济宁和平街社区开了13年诊所,每逢遇到困难家庭就诊,他总会象征性地只收几毛或几块钱,既帮助了患者,又让患者没有心理压力。

  这13年来,一共减免了多少医药费他没统计,但社区里哪家哪户身体咋样,他心里很有谱。接下来,他打算与社区合作筹办困难家庭救助资金,将困难家庭救助作为工作常态开展起来。

  看病收个块把钱,不给病人压力

  董平今年51岁,1990毕业于济宁医学院,2004年在济宁越河街道和平街社区开设了任城区董平内科诊所。社区居民头疼脑热可以就近看病了,但“董大夫会不会多要钱”,居民都想观望观望。

  这一年的夏天,一件小事让居民纷纷对董平竖起大拇指。“有一位在诊所周边拾荒的老人,不小心被玻璃割伤了右手大拇指,因延误治疗手指肿胀流脓。”董平现在还记得那一幕场景,他小心翼翼地帮老人清理了伤口,做了包扎,又给老人开了点药。

  临走时,老人问多少钱,董平说“5毛钱”。“老人愣了一下,问5毛钱够不够,我说够啦够啦。”董平说,这件事他没有放在心上,可是他发现这之后的几天诊所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原来,这件事在附近传开了,大家都说他是一位好大夫。

  “按照当时的物价,药费差不多十块八块的,我看老人不容易想帮帮老人,但免费的话老人会有压力,索性就说个5毛钱。咱帮病人,要帮得病人舒坦。”董平说。

  和平街社区党委书记沙同篪是这件事情的见证人。当时,他刚到和平街社区工作,不少居民说,“咱社区来了一个董大夫,好大夫!”“帮助别人不稀罕,但董大夫的帮助让人心里很舒坦,没有一点施舍和难为的意思。”沙同篪说,董平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对社区困难家庭,他总是象征性地收个块把钱,不给病人施加任何心理压力。

  为和患者交流,专门自学手语

  开了13年诊所,董平熟知和平街社区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甚至哪位老人有冠心病、哪家儿女在外无法照料老人他全都知道。

  在所有就诊患者中,有一对特殊的聋哑夫妻,由于就诊时无法正常用语言交流,董平只得慢慢琢磨沟通方法,学习手语表达。现在,他已经可以和这对夫妻正常沟通。

  近日,记者跟随董平到这个聋哑家庭进行健康随访。刚进门,董平就被老两口拉到沙发上,指着自己的头和腰,又比划着嘴部,想要急切地表达些什么。“这是告诉我,他们最近头疼腰疼,想让我看看现在吃的药对不对症。”董平熟练地拿出听诊器,听诊后和老两口用手语交流。

  老太太拿出一盒口服液,指了下喉咙,又竖起大拇指。董平右手在右脑边比划出一个半圆,又做出一个“二”的手语,告诉老两口“咳嗽快好了,口服液可以一天喝两次”。

  “看病不得马虎,误解了病人的意思可能会延误病情,所以和他们交流时就会特别放慢速度。我休息时经常看手语视频,慢慢就可以和他们进行日常沟通了。”董平说,针对不同的患者,就要用不同的沟通方法,这也督促他多学习、广涉猎。

  摸索特困资金模式

  让医疗救助常态化

  低保户李成、乔桂兰老两口与80多岁的老母亲蜗居在来鹤小区十几平米的小屋内。乔桂兰患有尿毒症需要长期透析,全家人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平日里,遇到老伴和老母亲身体不舒服,李成就带着她们到董平那里瞧一瞧。而董平也总会象征性地收几块钱,但这样的帮助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董平萌生了一种想法,“我想每天捐出一位就诊患者的医药费,作为特困家庭救助资金,然后社区推荐特困家庭名单,符合条件的直接拿着诊所开具的医药单去社区报销,同时发放老年优惠卡,让老年人尽可能地少花钱。”董平说,他最近与社区正在沟通筹划细节方面的问题,以后资金全部用于特困家庭救助。

  沙同篪说,董平是驻和平街社区党员,常年帮助社区开展党员公益服务,其中包括每年四次为社区居民免费义诊、定期发放保健品及日常药品等。

  “做大夫,光有爱心远远不够,更需要过硬的业务本领,所以我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董平说,只要他看一天的病,就要为这一天所有的病号负责,这其中爱心、责任心两点缺一不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令茹 通讯员 夏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