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0%
Loaded: 0%
13:13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2016温暖十七城:淄博乡村医生韦琳
广告

 进入专题:》》》》》》》》

  西股村是淄川区淄河镇最远的一个村,距淄川城区45公里,是典型的山区。现年48岁的韦琳,从卫校毕业后就在这里做乡村医生。这个200多人的小山村里,80%都是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看病难。韦琳在这里做乡村医生,一干就是26年,她也成为村民心目中的健康保护神。

  九十年代,韦琳从卫校毕业后成为太河镇乡村卫生医疗队一员。从小她亲眼目睹了村里乡亲生病就医难的痛苦,便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诚实做人,为百姓解除痛苦。常有人不解地问她,毕业后为什么不到城区就业,而是回到这个小山村从医,韦琳却淡然地说,“我是喝淄河水长大的,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这样的选择我今生无悔……”

  1990年,韦琳与丈夫结婚,有了一儿一女。虽然儿子因为难产有智力障碍,但是女儿活泼可爱,她的家庭也算美满幸福。可是2008年一场车祸夺去了丈夫的生命,突然间天塌了下来。上有8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家庭的重担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有人劝她趁年轻赶紧改嫁,可是她看着村里200多留守的孤寡老人,想想大山里乡亲们看病的难处,她决定继续留下来。就这样韦琳起早贪黑,独自照顾86岁的婆婆和两个孩子,还守护着全村200多人的健康。

  从医26年来,她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日诊临床夜读书,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区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服务及时、用药合理,韦琳赢得了好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多年来,她遇到类似危急的情况有很多很多。晚上睡觉前,她都会想想哪位老人有什么慢性病,今天病情怎么样,只要夜里大门一响,不用问,她就知道哪家老人身体有事了。

  韦琳天生的慈悲心肠,见到老弱病残经常为他们担忧、难过。对于大病患者和困难老人她总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减免医药费不说,上门看病的时候还不忘给病人送去馒头、米、花生油等生活用品。冬天山村温度低,水管冻住后,老人用水不方便,她会趁着输液的间隙,帮老人把挑水,把水缸装满才离开。坐公交车看到可怜的老人、在路上碰到乞讨者,韦琳都会给他们留下几块钱。去年冬天,有广东百色来的打工者在西股村山上干活,韦琳前前后后给工地上的女工送去4个棉袄让她们挡风、御寒。韦琳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网上定价1.27元的药,自动进位成了1.3元,她也要告诉乡亲,这药本来多少钱,我“拐”了你三分钱。26年来,她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

  现在,渐渐长大的女儿学会了体谅母亲,也继承了韦琳的热心肠。放学回家,她经常帮妈妈送药,给村里的老人跑腿、搬东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在坐公交车时,她一定要让妈妈坐最里面的座位,担心妈妈再把座位让给别人。这让韦琳很是欣慰。

  因山区特定的工作环境,很多留守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她到家里看病治疗。只要有需要,她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第一时间赶到群众家中为其诊断治疗,碰到经济困难、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韦琳不仅不催促,反而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韦琳常说:“咱这山里的老百姓都不容易,没钱先赊着,但病得治。”简单淳朴的话语充满了一名乡村医生对患者对父老乡亲的关心和关爱。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用爱心守护山区群众的健康”。

  来源:中国山东网、齐鲁网、中国文明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