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成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0.8级的地震也将能监测到)
本报11月11日讯(记者 刘雅菲)防震减灾能力提升,便能够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目前,济南发生地震的潜在风险日益加大,因此防震减灾也显得格外重要。日前,《济南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印发,记者从中了解到,对于地震的监测,济南的能力将再提升,0.8级的地震也能够检测到。
近几年,地震在济南比较少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济南就不会发生地震。据了解,济南位于郯庐、聊考两大断裂带之间,辖区内有多条断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易受周边大震波及,历史上曾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特别是山东省自1995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异常平静,远超历史平均期限,地震潜在风险日益加大。在国家发布的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济南的Ⅶ烈度区面积也增至1775平方公里。鉴于省会城市的重要地位及复杂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国务院也将济南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要避免地震带来的损害,首先要对地震有精确观测 ,为此,济南将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高精度、高标准的综合地震监测系统,地球物理与化学地震前兆观测网密度达到每千平方公里4.9个测项,地震监测能力达到0.8级,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破坏性地震预警能力。
此外,还需要做好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将抗震防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增城市规划区域开展地震小区划和活断层探测。并将全面排查城镇老旧建筑抗震性能,推进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工程抗震性能鉴定,建立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逐步拆除、改造或加固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还将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保证抗震设防措施符合标准要求,实现建设工程“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