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于华山街道办事处朱家桥村村头的一座清代金星庙近日暴露在人们视野之中,在院墙上还镶嵌着四块历史碑刻。虽然因年久失修,整个建筑群显得破旧不堪,但类似这样的古建筑如今已经比较少见,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加以保护和修缮,使它成为“留得住乡愁”的老地标。

  殿内还遗留着较完好壁画

  日前,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驱车赶到了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东北方的朱家桥村。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很顺利地找到了位于村西北这处老建筑群。只见整个院落虽然围墙已经破败坍塌,但总体格局还比较完整,建筑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呈长方形,大

  致长100米,宽50米,从外面能清楚地看到房屋的残砖破瓦。

  记者顺着残垣断壁进入院内发现,这座建筑群保存比较好的有前殿和后殿,以及前后殿旁边的配殿。前殿和后殿都是传统古建结构,青砖灰瓦,石头起基。后殿的梁架和山墙上还有比较完好的彩绘和壁画,只是由于上面覆盖了一层灰尘,尚看不清画面的内容。

  在前后大殿的房顶,依稀还能看到残存的砖雕屋脊装饰,大部分已经破碎坍塌,在大殿的外山墙上,还有幸存的精美砖雕,仿佛诉说着房屋当年的精美程度。三个配殿主体是红砖垒砌,在墙基处也利用了之前拆除下来的青石构件,年代明显比大殿要晚很多。

   老石碑记载建筑群的历史

  在院落东侧一段残存的围墙外面,裸露着两块砌入墙内的石碑,记者蹲下身子仔细辨认石碑上的字迹,在一块石碑上清晰地辨认出“重修三清殿”、“道光元年”等字样。而另一块石碑因为年代久远,字迹风化严重,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除了这两块石碑,在前殿门口外的影壁墙基内,前后两面各镶嵌着一块石碑,其中一方石碑记载了道光年间增修庙宇外围墙的事情,另一

   方则是朱家桥村外古路改道的事。

  “这座庙宇有年头了,但具体哪一年建的我还真不知道。我今年66岁了,从我记事起庙里面就没有神像了。听老一辈的人说这庙原来叫‘金星庙’。”在不远处栽树的村民李元亮向记者介绍。

   老建筑曾做过村里的小学

  记者注意到,在两座大殿内,已经没有任何塑像和香炉,倒是在每座房屋内的山墙上都有一块黑板。“这座金星庙在解放后就改成了朱家桥小学,我还在这里上过学呢。”李元亮说,1989年,村里又新盖了小学,这里就废弃了。

  “金星庙的前殿是三清殿,后殿是祭祀的太白金星,遗存的碑刻三块是清中后期维修庙宇的记载,一块是民国时期的。庙内前殿

  遗存的壁画比较珍贵,清理出来应该很有味道,如果任由建筑残败下去太可惜了。”和记者一同前去的济南民间文物爱好者黄鹏

  说,随着附近村庄的拆迁改造,像这样的一组老建筑群,整体格局尚在,如今已经比较少见了。“希望文物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将这处老建筑群修复保护下来,使它成为‘留得住乡愁’的老地标。”

  记者将上述老建筑的情况通报给历城区文物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工作人员说,朱家桥村的那片建筑,他们是知道的,它就叫三

  清殿,已经把它划入文物保护范围之内了。至于该建筑群是不是列入文保单位加以保护,他说:“具体的情况,我们现在不方便透露。”

  (齐鲁壹点记者 郭学军 实习生 崔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