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不能开店,已有多户被查

  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络“私厨”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诸多隐患。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张宝清律师坦言,网络订餐平台的食品安全仍是监管难点,网络外卖涉及第三方平台、第三方配送、网络信息发布等诸多法律关系,加上平台注册不在当地,投诉起来很麻烦。另外,消费者消费金额很小,所以消费者一般不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现在外卖还不规范,辖区具体多少家很难统计。”采访中一位执法人员表示,网络外卖隐蔽性强,流动性大,随着网上订餐业务的发展,监察执法人员也经常遇到难题。“餐馆数量多,我们人手有限,执法时常常跑不过来。”市南区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采访中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可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即消费者常见的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是网络食品经营的责任主体。由于多数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仅在总部或区域公司所在地进行工商登记,出现问题后,事发地监管部门难以直接查处,需要通报注册地监管部门协助查办,给维权和监管都带来一定麻烦。国家正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便更好地监管。

  3月2日记者以开店的名义咨询了美团客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想要开店,首先要提供餐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点击官网“我要开店”提交申请,然后等待进一步审核。

  采访中青岛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本市网络外卖发展迅速,一些总部或分公司注册在外地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为扩大经营覆盖面,在本市发展了很多餐饮食品经营者加入平台。其中,也有少数没有取得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的业户。这些未取得许可的餐饮食品经营者是监管部门要重点打击的,2015年,就餐饮食品网络外卖的监管在全省进行先行先试,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加大对无证餐饮食品经营者的排查,。同时,在监管中,通过主动上网核对和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相结合,多渠道发现在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进行餐饮经营的无证经营者。目前,已有多个无证经营的业户被查。

  此外,市食药监局还与美团等个别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进行约谈,提出自查要求,要求其在近期主动加强入网经营者许可证审查,完善网上许可信息内容公示,自觉对未经许可入网经营的商户停止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食药监局将加大对网络外卖的监督力度。

  采访中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应选择网站上同时有《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2015年11月起新办理的改为《食品经营许可证》)资质公示的餐饮食品经营者,确保避免误购非法加工的食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发现的违法经营行为,请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呼吁

  建立“诚信黑名单”让外卖厨房更透明

  青岛市食药监局社会监督员王可锋告诉记者,网络外卖虽然方便,但隐患也很多,网络外卖最大特点就是跨区跨界经营,给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个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实行“线上线下”同步监管,建立诚信黑名单和预警制度、一旦有问题密集出现,要对APP企业亮红灯进行处罚,而对外卖店进行实名制管理,严重违法的企业终生不得进入该行业,维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青岛市政协委员张亦青表示,由于外卖店准入门槛低,一些卫生情况让人担忧,监管部门也顺应当前的情况,及时把外卖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外卖店纳入一个社会机构来管理,加大违法“成本”,此外,外卖还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外卖店也建立直播透明的厨房,让消费者可以随时监督加工环境。

  ■征集

  如遇消费难题可通过半岛客户端告诉我们

  现实生活当中,或许您和王女士一样,遇到各种消费困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本报即日起征集消费维权线索,如果您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或遇到消费陷阱,知晓行业内幕潜规则,正身陷汽车、房产、手机、网购等消费纠纷,都可以通过半岛客户端告诉我们。参与方法:下载并安装半岛客户端,进入首页界面,点击下方“报料”,编辑内容(消费维权 问题+姓名+联系方式),提交。您也可以拨打本报96663热线反映。

广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