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依赖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与刘振福见面第二次,李桂妮就决定嫁给他。这遭到了父母和家人的反对。当时的刘振福已经39岁,家徒四壁,而李桂妮只有25岁,而且在老家莱州已经有点名声,用李桂妮母亲的话说,“宁嫁一个小猴,不嫁一个老头”。

  李桂妮终究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在见面第三次时远嫁到了莱阳的刘振福家。

  让她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刘振福的凄惨身世,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一个人浑浑噩噩过了那么多年。“我听他在电话里讲,都觉得心疼,我要嫁给他,改变他的命运。”

  浪漫的一“听”钟情后,依然是现实而残酷的生活。刘振幅的家,是一间残破不已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庄稼地一年到头没几个收成,她甚至生病了也不敢去看。

  很多个丈夫出远门的日子,李桂妮都守在窗口,惴惴不安地等待,“比起其他家庭,我们更依赖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李桂妮内心也有苦闷,她在笔记中对女儿说,爸爸只能在生活上照顾她,却无法在精神上与之交流。抱怨归抱怨,李桂妮却在生活中默默地付出。虽然两只胳膊严重残疾,她仍然坚持为丈夫洗衣服,将其中一只胳膊当成搓衣板,将衣服放在上面,另一只胳膊费力地揉搓。“我这只搓衣板胳膊不知蜕了几层皮,但我心甘情愿。”李桂妮说。

  但李桂妮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她总能将生活中的抱怨化为向上的力量。

  “孩子,别看妈妈整天在家闲着,但一刻也没有忘掉你爸爸在外的忙碌与辛苦,你爸为我们母女太操劳了。爸爸妈妈的感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靠互助互爱,患难与共。”她总不忘嘱咐女儿,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爸爸。

   坚强和感恩嵌入女儿的品性

  坚强、感恩,是李桂妮笔记中的高频词汇,经年累月的熏陶之下,这些词汇也深深嵌入了女儿刘温暖的品性中。

  “有时候,我们也担心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不会心态不好。但温暖是一个非常阳光、质朴、善良的孩子。”刘温暖的班主任、谭格庄初级中学老师付世虎说,有一次考试后,刘温暖主动找到他,说自己的数学分数统计不对,多加了几分。在十分看重成绩的年龄,刘温暖能有这样的举动,令付世虎刮目相看。

  同学们说,因为学校给刘温暖减免了伙食费,她经常在食堂义务打扫卫生。

  这些年,李桂妮的心灵热线还一直开着,近期她又开了名为“温暖心语”的微信公众号,阅读转载量越来越高。刘振幅嫉妒地说“给她打电话的,男的女的都有”,但转瞬又笑着说“我支持她”。

  李桂妮说,自己只去过莱阳县城,几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但她其实已经走进外面的那个世界了,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齐鲁壹点 文/记者 宋立山 孔雨童 片/记者 赵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