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看你想要什么,而不是讨厌什么

  “很多人想辞职,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去追求什么,而是觉得自己现在不想要什么。”听到记者讲述杨振的例子,杨洒想起了自己也遇到一些离开体制内而后悔的人。

  中公教育首席专家张成也发现了体制内行业目前的不稳定性,他认为在年轻群体中,不少人辞职并不理性。“青年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系统尚未完全定型,想拥有的很多而实际能够拥有的很少,这种倒错现象会加剧心态的不平衡。”张成说,很多青年也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职业选择也好,生活其他方面的选择也好,很大程度上“见风就是雨”,受父母、同龄人的意见和行为影响较大,有一部分选择并不是出于理智的权衡,而是出自从众的“跟风”。

  在离开国企之前,杨洒已经对于培训班的行情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上学期间就开始了解。“我把所有能碰到的问题都想到了,所以辞职创业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甚至比我预想的情况要好。”

  虽然遇到了困难,但王飞还没辞职时,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在全国各地奔走了解市场行情和专业知识。他告诉记者,“当我接触到电影之后,我觉得这就是我要追求的东西,只是没想到后来会这么艰难。”

  更多离职的人,是想改变目前的现状。“薪酬福利”与“职业成长空间”,依然是影响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

  与往年趋势不同的是,在企业与员工反馈中,“工作与生活不平衡”的排名都有所提升,随着新生代员工大量进入职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以及人生目标的实现,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要求较高,导致“工作与生活不平衡”成为员工主动离职重要原因之一。

  马广海认为,目前时代不同了,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再只有进入公务员、国企等,更多的人去选择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辞职未必是坏事,但是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是否确定可行 ,自身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能盲目。”

  频繁的人员流动,对于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政府机关,关系到各项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张成认为,作为单位或机关,也应该做些什么来加以遏制。“比如引进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干预,防止不利心理症状和负面情绪在公职队伍群体中扩散。”张成说,作为各用人单位来说,最实际的还是着力解决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困难,要让他们对未来的收入和晋升有乐观的预期。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耿嘉川认为,各单位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可以解决员工因薪资不合理或上升空间受限带来的辞职问题。

  留下至少不是最差的选择

  嘴边挂着抱怨,但小邱仍然还在乡镇,每天处理着各种文件。“想走,但是去哪儿呢?公务员是我好不容易考上的,也是铁饭碗,哪是说走就能走。”

  虽然智联招聘公布的政府、公共事业等机构跳槽人数上涨了34%,但作为其中一项的公务员,辞职的比例并不高。根据统计,在编的717 。 1万公务员中,投简历的比例只有0 。 13%。让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大多是服务年限限制、社保账户以及对口工作限制。

  “虽然都在抱怨,但是想辞职的人肯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分析利与弊,弊大于利才会离开,不离开的人肯定还是觉得本来的单位是不错的。”杨洒离职时,很多在体制内的同学也都受他影响 有了辞职的想法,但到最后真正离开的基本没有。“现在的工作稳定,是铁饭碗,而且是自己努力考上的,进来不容易,要离开哪有这么简单。”小邱的想法,在一个知识问答APP关于“你为什么不辞职”中,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在今年的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中,考录比为41 。 8:1,仍然逐年升高,而国考的招录人数在一片辞职声中也不降反增,甚至一个职位有几千人报名。国企、银行、地产、煤炭等传统行业,仍然是应届生的首选。

  虽然王飞离开了所谓的“铁饭碗”,但在他看来,有很多人是热爱这个他所厌弃的工作的。“比如我之前的部门领导,他对这份工作非常执著,加班也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多时候主动要求。”王飞说,“等我离开向他告别的时候,他说他很享受工作给他带来的地位,能够让别人尊重他。其实每个人都在选择他所需要的东西。”

  (文中王娜、王飞和杨振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