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千佛山“九九”重阳山会上潮涌动,各路游客在登山望远赏景的同时,不仅可以看到惊险刺激的“脖子上横刀拉汽车”等杂技特技表演,还可品民俗、赏曲艺、尝美食。本周日,千佛山重阳节山会将落下帷幕,按照往年经验,山会最后两天,又将迎来一波客流高峰。据景区工作人员预估,如果周末天气不错,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应该在三四万人。
吃着小吃逛山会真恣儿
或吃着一串红彤彤的糖葫芦,或拿着几串冒着香气的炸肉串,走在千佛山的主干路上,看沿街精美的苗银、瓷器等工艺品,听鼓声悠扬、热闹欢快的曲艺表演,千佛山山会给前来赶会的人们带来了视觉、味觉以及听觉上的诸多感受。
“虽然不常吃糖葫芦,现在逛个山会吃一根,还有小时候吃的味道,心里挺舒服的,甜甜蜜蜜的感觉。”23日上午,60多岁的济南市民董先生和妻子来到千佛山山会,感受着老济南的味道。山会上,作为韩国、西班牙等首次参展的境外产品展台,也让人们眼前一亮。据韩国商品展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也是希望把好的产品带给济南民间艺术节,带给更多的游客市民,让各民族文化有机会进行交流。
神奇的元宵机让人驻足
在距离千佛山景区正门不太远,有一个卖手工元宵的摊子,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只见一个圆形的元宵机,留有一个大口,只要将其开启,元宵机就顺时针转了起来。制作元宵的师傅倒入糯米粉,馅料则在筐子里先沾上水,随后也放入机器,反复转圈翻滚,很快馅料就会沾上一层层白色糯米粉,元宵就做出来了。
“过水很关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过水,糯米粉在馅料上很难挂住,摇出来的元宵个头不足,口感较硬,糯性不好,“一共得过3遍水!”
游客看到这种制作元宵的神奇工艺后,纷纷驻足观赏。“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吃这种现做现卖的元宵,一到正月十五,满大街都是这样做元宵的。”家住领秀城的市民张女士说,她小时候就住在制锦市,那时候家家都有泉眼,“很怀念儿时的生活,看到这种制作元宵的方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家户户盼着过节的日子。”
张女士的话引来不少老济南人的赞同与回忆,一位抱着小孙子的市民指着元宵机说,“你看,这是以前爷爷过正月十五时制作元宵的方法,有意思吧。”在孙子的要求下,这位市民也买了两斤元宵回家品味儿时的味道。
主动跟着音乐打拍子
上午10时许,千佛山山会上一个演出的小广场上,围观的游客自发地打着拍子,有的还举高双手,在空中迎合着音乐的节奏。
而在舞台上,演员们聚精会神,把东北大秧歌扭出了精神霸气的味道。“太有感染力了,比在电视上看有气氛多了。”秧歌演出结束,市民仁阿姨感慨,“让人不由自主地也想跟着扭,只不过人多没办法,就跟着大家一起打拍子。”
这边仁阿姨看得热闹,那边的曹大爷却满是叹息。“哎呀,不知道这里还有戏呢,刚过来时间不长,没听几分钟就结束了,早知道就早点来了。”23日上午11点多,曹大爷站在广场上惋惜,“曲艺结束时,演员说下午一点半开始,我准备在这吃点饭,买点东西,下午继续来这里听。”
赶山会的年轻面孔更多了
和前几天相比,23日赶山会的年轻面孔更多了。“我俩今天休班,听说山会是济南的一大特色,就特意来赶会。”来自中心医院的一对护士姊妹花说,“山会特别热闹,小时候在老家赶大集都没这么热闹,东西也很便宜。”其中一位护士指着自己手中提着的大枣说,“这种大枣在外面买需三四十元,我在这里20块钱就买到了。”
在登山的人群中,年逾七旬的张大爷和老伴儿也挺显眼,因为他们登高的同时,张大爷还不时拿出手机来给老伴儿拍张照
片,拍照结束后,俩人会手牵手再度向上攀登。
“老年人就图个乐和嘛,孩子都上班太忙,我们经常一起出来锻炼,也常常给她拍照。”在张大爷的心中,年逾七旬的老伴儿是最美的模特。
零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今年的千佛山景区重阳山会与第二届济南民间艺术节同时举办,意在为市民和八方游客打造一个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平台。艺术节上有黑陶、糖画、面塑、翻花、剪纸、木板烙画、手工布艺等,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纷纷在现场展示各自的拿手绝活,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赏,让人们“零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气功大师“耳拖汽车”、“枪尖顶喉推车”、沙书巨幅“寿”字等绝活更是在第二届济南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让游客直呼惊险刺激又过瘾。
值得注意的是,第33届千佛山“九月九”重阳节山会将于本周日落幕,根据以往经验,最后两天会有一些参展摊贩尤其是外地摊贩将打折让利。如果感兴趣,不妨趁最后两天来山会上“扫扫货”吧。(齐鲁壹点记者 董昊骞 周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