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农村乡土习俗文化记录---丧葬 (3)

A-A+2014年11月4日15:44新浪博客评论

  转眼间天将黑了下来,管事吩咐相关人员去家里看饭(看看晚饭是否做好),因为在晚饭的前后,就开始有来吊丧的乡亲了,因此,灵棚内的孝子孝亲们开始提早轮流回家吃饭,同时吹鼓手的饭菜管事差人从家里端送出来。不一会儿,果真就有乡亲走过来吊丧,吹鼓手放下饭碗拿起喇叭,那娴熟的动作和这悲凉的曲子拉开了此晚开始吊丧的序幕。接下去仨俩结伴的、五六同行的一个接着一个,记账的、点纸的一通紧忙活。还有灵棚两边的孝子孝亲们几乎很少有大块蹲坐的时间,一个劲儿的跪拜着……

  大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接近吊丧的尾声了。一时间少去了吊丧的人们,停止了吹打的响器,顿感身处的环境消停了许多。吹鼓手知道天明后还要来,所以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后先后离去,剩下的就是一些与主家有关系的年轻人在灵棚内值夜守灵,负责续香、掌蜡。

  天亮之后,便是丧家出殡死者下葬之日。清晨起来,几位大厨早早就来到了丧家,他们各有各的分工,看得出,紧张地忙活着早饭。因为今天早晨的饭要多做,吃饭的乡亲几乎都到,里七外八算起来上百号人吃饭,乡亲们起床后也都陆续朝丧家走来,许多的乡亲驻足在“分工名单”处观看着,从“名单”上去搜寻自己的名字。人们随意说笑着、议论着关于他们之间有趣的人和事。大约早晨七点半的样子,管事差人从家里拿出几个炮仗开始燃放,紧接着,管事又向门外吆喝了几声,这是要吃早饭了。听到炮响和管事的吆喝声,乡亲们纷纷走进家中,只见院内已经放好了一大盆菜和两大盆汤,馒头也是新送来的,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大家自己动手一齐吃了起来,这时,管事见乡亲们都已落定,于是提着一篮子香烟逐人开始分发。在大家即将吃好的时候,管事再次提醒打墓人员饭后早动身、早完工;其他人员不要远离,按分工名单的安排,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丢下饭碗,七、八名打墓人员准备坐一辆拖拉机前往公墓,这时,孝子手提着一篮子烧纸和几盒香烟,坐一辆摩托车也赶往了公墓,到达公墓后,孝子和打墓人员一起来到先前看好的墓(坟)地位置,由孝子亲自点划了一个方框后,孝子在这方框内亲自挖上三锹土后开始烧纸钱,随之乡亲们才正式破土打墓,这时的孝子便可放心地返回家中。

  门外灵棚周围集聚了许多的乡亲和看热闹的人群,不大一会儿,几位吹鼓手也先后赶了过来,在众人的催说下,他们稍时整理后,便拿起家伙什,熟练地吹将起来。亲戚们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赶到了,他们吊了丧、上了礼,有孝冠的吊丧之后集到灵棚之内,还未拿到孝冠的亲戚,家里有扯孝人员专门等侯在灵棚的旁边为他们扯孝。眼前的场面之上,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人多,南来的、北往的,有来的、有走的,场面虽噪杂,但程序不乱,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临近中午的时候,前来吊丧的亲戚大部分已经到齐,帐桌上紧张有序,折祭礼折留适当。预备午饭后丧葬用的几辆拖拉机,也已听命开到了提前指定的地点;龙头灵车也已身披青纱、头戴孝冠准备妥当,也已停在了当街的十字路口。

  为了赶时间,中午吃饭本着先灵棚后乡亲,开饭的当口,孝子在灵棚内的供桌上面放了一个空碗,而后,具体负责的乡亲将做好的饭菜一盆盆从家里端送到灵棚里,这时,孝子及孝亲们端着自己的饭碗走近供桌,从自己盛好的饭菜碗里,向这只空碗中去夹第一口饭菜,【乡俗:已故亲人在世时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比如:在世时喜欢吃豆腐,那么就往空碗中夹一块豆腐,首先说明:只夹一次。虽然一人只夹一口,但你一口、我一口,不一会儿,这只空碗就变得很满的一碗豆腐肉菜了。其实这碗菜,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碗‘老盆’饭】。

  灵棚内的人们吃罢午饭,就开始准备发丧【习俗:起灵】之前的事情了,大家该披孝的披孝,该绑孝的绑孝,孝子在双肩挂上重孝之后,用一根麻绳扎紧,再在腰间别上一叠烧纸,【以示:披麻戴孝】,另外孝子们该由谁搀扶,都要见面说定。

  乡亲们开始吃饭,吹鼓手同乡亲们一道吃饭。按当时的风俗,饭前,简简单单让乡亲们喝上几杯,不摆桌、不设席,只是大家自由结合,八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中间用大碗摆放两道酒菜和两瓶白酒。管事另外再为大家增发一盒香烟,(管事代表主家感谢诸位乡亲,一点意思,不成敬意)。酒毕开饭,大锅炖肉菜,馒头。

  乡亲们吃过饭走出家门,在管事的统筹之下,发丧即将开始,这时,灵前点纸的老者已经将手中的烧纸点着,紧接着灵棚内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孝子孝亲们哭泣着跟在老者的身后缓慢的向土地庙走去【乡俗:这是人死后压得第三趟纸】……

  压纸的走后,在场的乡亲们急忙把灵棚后堂的棺材抬到了灵车之上。供桌上面的“童男童女”模型,早已让等候几天的“魂不全”(实为村内混吃混喝的半傻之人)抢到手去了墓地,有花圈的丧家,也一样连抢带拽地扛走了,这些“魂不全”,干这一行也是图的有报酬,端一个小人或扛一个花圈,要向管事索要一两块钱呢,中午丧家还管吃管喝,这样的人,想必在农村很是常见,这些人耳朵还特别长,村子里无论谁家有事,保准就有他们,也不知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之间靠什么联系的,正常人也都不得而知。

  压纸回来之后,管事立马将白幡儿交与孝子手中,长长的灵队照直走向街口的灵车,在管事的引领之下,孝子孝亲围着灵车开始快速地转灵,转的时候男孝与女孝对头交叉,男在里、女在外,分别转上整三圈。孝子在转灵的时候,一手举着白幡儿,另一只手端着“老盆”碗,边哭边转,当转至第三圈的时候,将手中的“老盆”碗摔碎在灵车旁边提前搁置的一块石头之上,(据老年人讲,小孩吃了老盆里的饭菜,好成人。以前,在村里也曾见过这样的场面)。摔了“老盆”碗之后,孝子孝亲们面朝中间的灵车一齐跪下,哭泣着、张望着,此时灵车上的哀乐低鸣,再加上吹鼓手那悲凉而伤感的声调,使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情。孝子孝亲们手举着白幡儿跟在吹鼓手的后面,边走边不时地给集聚在路旁的乡亲们磕头跪拜,

  一路上,震耳的炮声几乎在不停地燃放着,加之灵车此起彼伏的哀鸣,更增添了众人的心酸之感。

  当出殡的队伍走出村子之后,哭声渐渐停止,孝子孝亲们和所有上坟的人们,先后登上早已停侯在村外的几辆拖拉机,直奔公墓而去(头几年丧事出殡时,孝子孝亲及所有的上坟人员无论墓地离家有多远,都要步行到墓地,到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丧事出殡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到了公墓,所有人来到刚刚开出的墓穴周围,此时,孝子孝亲们已将墓穴围住,乡亲们将棺材从灵车上抬至墓穴,并轻轻地、缓慢地放入墓穴之中,孝子孝亲及所有戴孝的人员开始围着墓穴进行转灵,孝子起身向墓穴中的棺材张望并校正棺材的方位,而后下到墓穴中,用一把铁锹在墓穴的四个角上分别铲上一锹土,再将死者陪葬品放于棺木前面,孝子从墓穴中上来以后抽出香烟向墓穴中扔撒,再用铁锹铲上一锹土,撒向墓穴棺材之上,接下来负责打墓的乡亲们一齐下手开始填墓,最后将白幡插于坟堆之上。(有花圈的丧家,也将花圈摆放在坟堆之上)。

  这时的墓地上只有打墓的乡亲在进行收尾,其他包括所有戴孝之人,现场将孝拆掉上车返回。【按风俗:到家之后,所有有重孝的,将拆开的孝布放在灵棚的地方进行抻拽,然后折叠整齐即可。】

  孝子在埋葬了亲人之后,再从家里提一壶所谓的“迷糊汤”到坟上,将“迷糊汤”浇于坟堆之上。【乡俗:浇上迷糊汤,鬼魂就不会回家了】。

  下葬之后的第三天是圆坟日。圆坟这天,丧家摆酒席、谢宾朋,丧家一门姓氏及管事、大厨、灵前点纸老者、工匠师傅和一些与丧家关系特殊的乡亲等分别被邀请到家。

  圆坟之日也是为先人立碑之时,孝子孝亲为已故亲人立一墓碑,以此流芳百世,永远怀念!

[上一页] [1] [2] [3]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