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农村乡土习俗文化记录---丧葬 (2)

A-A+2014年11月4日15:44新浪博客评论

  到了火化场,大家纷纷从停稳的车辆上下来,步行来到火化车间门前,孝子和孝亲们快步将手中那一株点燃着的香火插放到烧纸香炉之处叩头跪拜,紧接着,伴随着一阵长时间的炮声在场内响起,这时,火化车间大门已经敞开,火化工将一辆运送尸体的四轮单车推置门口,接过孝子手中的火化证明信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死者从尸体箱中抬出放在单车之上,向火化口推去,也就从这一时起,孝子孝亲们顷刻间哭喊着一齐涌向这四轮小单车,霎时,失声痛哭的哀嚎声灌满了整个火化大厅,上前帮忙的乡亲们一边搀扶着痛哭流涕的孝亲,一边哽咽地进行着劝说,看着眼前的一切,悲痛的眼泪也不由自主的从他们的眼眶里流淌了出来。火化工看到此情此景,人道地为孝亲们滞留了一定的道别时间后,婉言请出了大家开始了火化工作。大家哽咽着走出大厅。之后孝子在大家的陪同下来到专用门店,为故去的亲人挑选骨灰盒,办理火化证以及购买必要的随葬物品。

  香炉之处,香烟缭绕,丝丝缕缕的青烟在微风中时而盘旋、时而撕扯、蜿蜒地腾升着,极不情愿地飘散于晴空之中,犹如死者的灵魂一般,恋天恋地,恋系着这奇幻无比的大千世界。

  半个多小时之后,火化毕。孝子双手抱着骨灰盒,在大家的簇拥下再次来到烧纸上香之处,将骨灰盒郑重的放在香炉正前方的石桌上,再摆上一些随葬品,而后大家一起叩头跪拜,同时点燃所有烧纸(钱纸),并轻声为死者祷告。

  烧完纸,点上香,孝子抱着骨灰盒,口中一遍遍念叨着让死者回家的话语,同大家一起登上回返的车辆。回返途中,与来的时候一样,遇过桥和遇过十字路口要小声呼唤,加以提醒,放炮也是免不掉的,尤其在刚进村的时候,要多放几个炮仗,以告知家里的人们做好准备,以便计划和统筹下一步的安排。回来后的骨灰盒仍旧摆放在以前设灵堂的方桌之上,将一些随葬物品也一同摆放于此,只待随后入殓和移灵。

  【乡俗:火化车辆到家之后,除火化场的专用车辆外,丧家将提前准备好的鞭炮分别交给其他车辆,有几辆车,就发几挂鞭炮。这些车辆的司机在临走的时候,手拉着的鞭炮围车燃放,以示驱除邪气、驱除晦气】。

  火化后死者用的小棺材,已在火化车辆头回来之前,管事就已派人将其拉回放在了灵堂门口的一侧,工匠师傅正在用专用的墙纸进行糊制。

  灵棚已经拉回,安置灵棚的地方也已经腾好,几个乡亲们正在安装摆弄,估计一袋烟的功夫就得。

  白幡儿糊制工匠,结合家里孝子的多少加紧赶制着手中的活计,他们一步步、一项项地精做细啄,改剪得剪、该画得画、该刻得刻,工艺讲究,细致入微,几天来已完成了大部。

  按照当地习俗,当天火化后,当天要进行传统的入殓仪式。假如火化在上午,那么下午3点以后就要考虑安排入殓。当然,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具体时间也要按照管事和丧家针对情况商量后才能确定。

  确定了下午入殓的时间,这时,管事从家里到家外都转了一个遍,最后来到厨房,见大厨已经做好了饭菜,即刻招呼所有家人和乡亲们开始吃饭。吃饭的当口,管事把下午入殓的时间又对着大家说了一遍,提醒大家按时到场,各就各位。

  按照以前入殓确定的时间,人们大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家里,丧家的至近亲戚也都先后到齐。眼看着整个院落聚满了参加入殓的人群,灵前点纸的老者也已来到,这时,管事吆喝着让大家开始戴孝,并且给点纸的老者一个行动的眼神儿,只听见几声干查查的响炮过后,只见院内所有戴孝的人们呼啦啦跪倒一地,孝子孝亲们低沉的哭声溢满了整个院落,大家哭泣着从地上起来,几乎很自然地按大小、按远近排成一列,跟着点纸的老者慢慢地向门外走去,他们都低垂着头,一边走一边哭着,一直哭到土地庙【乡俗:这是人死后压的第二趟纸】。到了土地庙之后,点纸的老者弯下身子,将手中拿着的烧纸点燃在土地庙门前,(想必点纸老者的内心一定有几句祷告之类的话语在默默的念叨),身后的人们就此跪在地上,待老者起身回转的时候,大家又一起跟着回返。到家之后,又一同分散着跪倒在院子里,大家面朝着灵堂的方向神情悲凉而宁静地张望着,家里的长辈及至近的亲人们,已经着手开始往小棺材里放置一些随葬物品(生前衣物、喜欢的物件等)。孝子这时起身走到前面,同家里的人们一起将一些钱币散撒于棺材之内【乡俗:寓意‘垫’后背钱】,然后才将骨灰盒郑重地放到已经布置好的小棺材之内。之后,管事招呼工匠将棺材盖上盖,然后手拿几个长钉开始订盖,一边订,一边大声喊着“躲钉、躲钉”【乡俗:示意死者要躲闪钉子的意思】,几乎同一时刻,孝子孝女及一些至近的孝亲们,大声地哭喊着,有的悲哭着、挣扎着挤到棺材跟前,想要在最后看上一眼自己已故的亲人,场面异常伤感,此情此景,许多乡亲们不由得也会跟着流泪。棺材钉好之后,在场的乡亲们一起将棺材抬起,向门外的灵棚走去,管事急忙从灵堂里拿出已经糊制好的白幡儿交于孝子,孝子手举白幡儿,与孝亲们痛哭着跟在后面来到灵棚,乡亲们把棺材放进灵棚的后堂出来之后,哭声逐渐停止,到此时,这场对死者的入殓仪式才算结束。一些远来参加入殓的亲戚们,摘下孝冠同丧家长辈道别后开始陆续回去,其他的孝亲们也都先后散去。留下的就是家里的至近和与丧家关系特殊的乡亲们了。

  糊制白幡儿的工匠开始为小棺材表面粉刷油漆,有的还要在棺材的前后两头画上精美的彩色图案,以显示对死者的敬重。

  眼前的灵棚已经布置停当,分前堂后堂,前堂和后堂的中间位置,用一块灰色的帘布分开着,后堂面积小,仅放棺材之用;前堂的面积大,在前堂正中间紧贴帘布的前面,安放了一张旧方桌(移灵之前的方桌),桌子的上方放置一些供品:有点心、随葬的“金银财宝”、工匠糊制的童男童女模型还有香火、白蜡等物品。供桌上方的帘布上用白纸书写这一幅灵堂对联。上联:慎终须尽三年孝;下联:追远长存一片心。横批:可当大事。【灵堂联对很多,仅举一付为例】对联的中间位置有一方用白纸书写的死者灵位,上面记录着死者的性别、出生年月以及去世的时间和卒时的年龄等。方桌的前面,设置一个烧纸的池子,桌子和烧纸池子两边的位置,就是孝亲们跪拜的地方,灵棚最前面放置的一块铺设,就是专门为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以及众乡亲们预备的。

  灵棚内供桌之上的香火,自从家中灵堂移到外面以后直到下葬,这期间是不能间断的,尤其在晚上,一直要有人照管。

  入殓后的第二天一早,按照农村的习俗,孝子就该开始每家每户通知(找)乡亲们了,村子里大凡红白事找乡亲们帮忙,都是以主家居住点为轴的四周去找乡亲们,也就是说,按以前老生产队的乡亲去找,再加上外街关系好的。【乡俗:通知乡亲们的时候,尤其是白事,村里倒是有一个非常的讲究,也是老辈人遗留下来的风俗。孝子亲自进家找人,但不论辈分大小,一律先磕头后说话,遇到街门关闭时,也要先敲门,待主家有回音出门后,孝子仍旧先跪下磕头,再起身说清原由。听老年人讲,孝子失去亲人后,过于悲伤和悲痛,膝盖都比平常软了,不听使唤了,人本身也就感到变小了,所以孝子见到谁就要先磕头】

  当天里,就开始有外面的好友前来吊丧,灵棚内的孝子孝亲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跪迎着外来吊丧的来客。除此以外,孝子还要抽出时间在自家长辈的陪同下,到公墓去选择墓地,(有的人家还要请风水先生到公墓去选址呢)。

  管事在家里开始着手安排第二天下葬时的各种事情。对当天的人员进行着精细的分工和布置,他们考虑事情很周密,按他们的话说就是“可当大事”,每个环节、每件事情都要费心,来不得一点马虎。

  丧事的“人员分工名单”大致分为如下几项:总理、灵前点纸、折祭、帐桌、烧火、菜盘、打墓、杂职。“名单” 用白纸书写,在死者下葬的当日早晨,张贴于丧家大门之外显眼处的墙壁上,以便前来的乡亲们观看。

  在农村,凡是过白事,大都在死者下葬的头一天下午,约定4—8名吹鼓手为丧葬服务,以此烘托气氛和迎送前来吊丧的人们,当下亦是如此,晚饭前后也正是乡亲们前来吊丧的关键时候,人又多又热闹。说话间,提前约定的几名吹鼓手已经来到,灵棚之外早已安排好他们的位置,几个人卸下行囊,就开始摆弄起自己的家伙什,不几分钟功夫就准备好了,眼看着天色已晚,几个吹鼓手在周围乡亲们的吆喝下,紧锣密鼓地开了张,有吹的、有敲的、有打的好一阵热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