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准入门槛造成了如今“夹着个皮包就能干婚庆”的行业乱象。李全德形象地将这一部分人叫婚庆“游击队”。这些人一没有营业执照,二没有相关设备,三没有职业技能,只有一个手机号码。“有门头有店面的还属于好的,有的甚至就在自己家里办公。”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设备的婚庆公司而言,接下业务后,也只能“东拼西凑”。这家租灯光、那家租音响、这家租道具,再花几百块钱请个主持人。很多时候,新人和婚庆公司仅是口头约定。为了节省成本,这些“东拼西凑”来的东西很容易出问题。婚礼上音响不出声、灯光不亮的“尴尬”时有出现。“一场报价5000元的婚礼,承包者最多花2000元就能拼凑起来。好东西肯定租价高,低价的设备要么就是老化将被淘汰的,要不就是效果较差的。”
还有的婚庆公司将业务层层转包,自己拿个差价。去年退出婚庆市场的“老徐”告诉记者,一些婚庆公司接到业务以后,自己没能力做,再包给外面的“游击队”,从中赚取差价。在结婚旺季,正常的婚庆公司每天接5单就算是饱和了,但一些婚庆公司通过转包的方式,每天能接下几十单。
业内分析
消费者形成合同意识规范合同就能起作用
山东省《婚礼庆典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起草者希望通过合同的使用,推动婚庆行业服务规范化,提升婚庆经济健康发展。究竟一纸“规范合同”能不能承担起规范一个行业的重任?
山东省小红帽庆典用品公司经理张义芳表示,自己从业12年,见证了婚庆业从一个小行业快速成长的过程,在这其中也经历过很多问题,遭遇过各种纠纷和投诉。规范合同的出现恰逢其时。合同是一本婚庆行业的工具书,对细节的制定前所未有。所涉及的问题和条款,都是多年来行业纠纷的热点。
济南大吉婚庆中心负责人刘灿耀表示,随着婚庆行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种经营乱象时有发生。规范合同的发布非常必要和及时,合同通过详尽的明细约定,给“主家”和婚庆企业以约束和帮助,明晰的约定可以有效避免服务中的纠纷。规范合同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云鹏表示,婚庆企业存在降低标准、夸大宣传、变相增项、擅自提价的行为,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合同的出台对婚庆行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消费者的权益被侵犯,往往是因为合同权责不清、条款不明、细则不细,导致无良婚庆公司肆无忌惮地伤害消费者权益。规范合同具有规范性、平等性、公平性的原则。希望使用规范合同成为全行业及消费者的共识。
李全德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山东天地人礼仪庆典公司总经理,他一直致力于婚庆行业规范发展工作。去年他以省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关于全省婚庆市场规范整顿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此次规范合同的发布,是规范行业市场走出的重要一步。“如果消费者能形成找婚庆公司必须签订规范合同的意识,一纸规范合同就能承担起规范婚庆行业健康发展重任。”
规范合同
“细”到婚车司机穿啥衣服
山东省《婚礼庆典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发布会26日在济南召开,会上发布山东省《婚礼庆典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向全省推广使用。
据了解,该示范合同最大特点是科学、细致,兼顾合同参与者双方权利义务。除《婚礼庆典服务合同》正本外,示范文本还包括《婚礼策划服务协议》、《婚车使用服务协议》、《场地布置服务协议》、《婚礼主持服务协议》、《化妆造型服务协议》、《婚庆摄影服务协议》、《婚庆摄像服务协议》、《婚纱礼服服务协议》、《婚庆用品服务协议》等9个附件。这9个方面是分别为婚礼庆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婚礼庆典活动中,最容易产生纠纷的服务项目。
据了解,合同及协议附件,具体细致到每一项服务的时间、地点、服务效果等方面。以《婚车使用服务协议》为例,内容包括车辆的品牌、型号、颜色、租赁单价和装饰费用,并对婚车各部位装饰物及装饰效果也有详细备注。同时,协议对婚车的服务时间、行车路线、司机着装方面也进行约定。相关协议条款还涉及因婚车服务时间延迟、车辆故障及交通事故、线路调整等方面的补救及赔偿。其他协议中对婚礼主持、摄影摄像师、造型化妆师服务的规定,特别提出规范职业技能资格,并做到定岗定人。同时,对摄影摄像所用器材型号、拍摄时间、后期制作的格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约定。
记者获悉,目前全省已注册的婚庆公司有12000家,从业人员已达15万。在此前的经营服务中,没有权威服务合同,或仅有口头协议。很多合同,只有服务内容,没有质量标准,只有笼统价格,没有项目细分,只有公司权利,没有客户利益。
婚礼主持人摄像师有了官方资格认证
“金牌”主持人满天飞,扛得动机器就能摄影摄像,这种婚庆行业的乱象,已开始改变。记者获悉,我省人社部门已开始进行礼仪主持人、摄影摄像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李全德表示,今年6月份礼仪庆典商会同省人社厅举办礼仪主持人、摄影摄像师职业资格的认证培训。目前全省已有5000多人取得国家资格证书。
同时,省文化厅、省人社厅、省工商联举办了四届礼仪主持人、摄影摄像师大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产生了103名金牌主持人,67名金牌摄像师。这些金牌选手同时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职业资格证和技师资格证。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