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日新闻》3日报道宣称,中国开出中日举行首脑会谈的条件,要求安倍公开表示在其任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这很可能是日本政府同媒体合作向中国发出的探测气球。
日本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这不仅是两国首脑会谈,也是两国保持基本正常关系的前提。安倍已经破了底线,他如果往后缩一点,中国就得念他的好,给他奖赏,同时吞下他在领土等其他问题上强加给中国的苦果。中国应该公开告诉安倍政权,这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安倍政府对中国全面挑衅,已经五毒俱全。安倍必须全面调整他的对华政策和态度,承认钓鱼岛的争议现实,不再带头抨击中国等,中日举行首脑会晤才有意义。如果安倍想进两步进三步,然后退一步,让中日首脑会晤帮他向日本社会证明其强硬政策的正确,他的这个如意算盘拨拉得未免过于精明了。
中日两国已然僵持,主要责任在日本。中日关系缓和对两国都有好处,但如果它主要通过中国的让步和迁就来实现,那么就会对日本今后发动新的挑衅造成鼓励。这样得来的缓和是虚假的,新的、更严重的对抗随时可能发生。
中国需要对中日当前的僵持“既来之则安之”,形成稳定的接受态度。就像日本方面猜测的,我们要准备同它打两国关系长期冷淡的“新持久战”。这会对中国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是第一,这是中国崛起遭遇日本方向阻力时的最小代价。第二,日本的损失从长远看必大于中国,它的承受力也弱于中国。
中国当然不应排斥中日缓和机会的出现,但在这之前,中国必须让日本全面相信中国可以长期承受同它的僵持,这是中国对日本立威,使两国和解机会从有利于中方角度出现的条件。
总体看来,中国应当不再对安倍政权抱什么希望,对日政策应以安倍在任时不举行两国首脑会晤为基本设计。除非安倍有重大对华政策改变,否则他任上的中日关系就这样了。中国应以两国没有首脑会晤的情况下,中日关系仍能保持低限度的稳定为对日外交的目标。
“既来之则安之”除了坚决冷淡安倍政府,还应包括两国经济关系的大体正常开展。要将打击目标集中到安倍领导的政府身上,对日本最活跃的反华政客进行制裁,日本对华文化产品出口也应继续受到限制。两国其他交流则应保持“自然”的发展环境。
国与国关系的改善,做领导人的工作通常是第一位的。但中国的对日关系一定要反着来,什么都好说,但安倍和他的核心支持者应当被放弃。因为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官民互动过程中,安倍不是被动者,他是对华强硬政策的旗手,做他的工作,价值最小,他的对华狂妄思维只能通过压力来改变。
失去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希望的安倍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让他摔去好了。中国要让日本人看清楚,到底是他们还是我们更不惧两国关系在一来一去摩擦中进一步恶化。他们必须主动对自己的胡闹进行克制。
《每日新闻》上述报道透出日本社会对当前中日关系的不安,我们需促使这种不安的继续扩大。它早晚会变成推动日本政府改变对华态度的压力。中日斗则两伤的说法很准确,但这个道理今后需要让日本人想得更多,而不是由我们中国人总是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