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1省份经济成绩全揭榜!山东第三,表现抢眼
来源:上观新闻
谁升谁降,今日揭晓。
1月29日,随着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2020年31省份经济“成绩单”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各地经济发展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延续稳定复苏的发展态势,为全国经济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在遭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哪些省份实现跨越赶超?哪些省份表现亮眼?一起来看。(下表中新疆增速应为3.4,黑龙江为1)
“粤老大”“苏大强”领跑10万亿+,20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
从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刚刚越过10万亿元大关的广东,再次率先突破11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稳坐老大位置。
江苏成功跻身“十万亿俱乐部”,成为继广东后第二个跨过十万亿门槛的省份。
被网友赞誉为“苏大强”的江苏,有多猛?
“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总量连跨3个万亿台阶,由7.13万亿元跃升至10.27万亿元。江苏人均GDP居各省之首,达12.5万元。
决策杂志注意到,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广东、江苏两省的经济总量,超越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经济总量,与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经济总量相当,超过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总量。
广东、江苏之后,山东位列第3位,超过7万亿元,浙江超过6万亿元,河南超过5万亿元,这也是目前全国5个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省份。
同时,还有多个省份经济总量实现重要跨越。
湖南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元;江西、辽宁、重庆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5万亿元。
河南继续领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续领跑西部省份。
从全国来看,9个省份超过4万亿元,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和湖南;上海、安徽、河北和北京处在准4万亿元梯队。
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再一次霸占龙头位置。
2020年,长三角一市三省经济总量高达24.47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4.1%,贡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再一次彰显了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不愧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特别是区域创新能力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安徽,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1月29日,安徽日报发表了一篇踢好“临门一脚”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多年前,有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安徽到了抬头过日子的时候了。”
“全国第一方阵”是安徽锁定的发展目标。安徽与全国第一方阵,就待“临门一脚”!踢好“临门一脚”,安徽就能跃上新的发展平台,开辟新的发展境界;踢不好“临门一脚”,安徽就会与全国第一方阵失之交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留下遗憾。
从区域格局来看,依然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
在19个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的省份中,东部有8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河北、北京),中部有5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有5个省份(四川、陕西、重庆、云南、广西),东北地区只有辽宁一省。
从省份的排名变化来看,区域经济格局较为稳定。
排名上升的省份有5个,分别为福建、河北、江西、贵州和新疆。贵州上升最多,达到2个名次,福建、河北、江西和新疆各上升1个名次。
具体来看,福建赶超湖北,从全国第8上升到第7;河北赶超北京,从全国第13上升到第12;江西赶超辽宁,从全国第16上升到第15;贵州赶超内蒙古和山西,从第22上升到第20;新疆赶超黑龙江,从第25上升到第24。
从经济增速来看,西藏增速高达7.8%,位居全国第一。贵州位居第二,增速达到4.5%。云南位居第三,增速达到4%。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省份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安徽、河北、重庆、甘肃和宁夏的增速同为3.9%。
2020年,全国经济增速为2.3%,共有20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这一数据。这20个省份包括西藏、新疆、贵州、云南、河北、重庆、甘肃、宁夏、四川、广西、江苏、浙江、山东、海南、福建、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和吉林。
广东增速与全国持平,为2.3%;有22个省份增速超过2%。
除湖北外,所有省份均实现了正增长。但也有10个省份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内蒙古以0.2%的增速垫底,辽宁增速为0.6%,黑龙江增速为1%。
在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上,西部地区最为抢眼,包揽了经济增速前3名。中部地区同样表现不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经济增速均超过3.5%。东部地区增速排名大多位于中游。
5省经济增量超过2000亿元,12省超过1000亿元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成功跨上100万亿元大台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令人惊喜的是,一些省份也迈上了属于自己的新台阶。
决策杂志梳理了31省经济增量,发现了一些新变化。
广东位居2020年全国经济增量第一,达到3089.87亿元。江苏紧随其后,达到3087.48亿元。这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经济增量超过3000亿元的省份。
浙江位居第三,经济增量达到2261亿元。山东位居第四,经济增量为2061.5亿元。湖南位居第五,经济增量为2029.37亿元。这5省经济增量超过2000亿元。
全国来看,有12省经济增量超过1000亿元,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安徽、福建、重庆、云南、河北和贵州。
除湖北大幅减少之外,只有天津经济增量为负数,为-20.55亿元。天津要加油了。
而对比2020年31省份经济总量前十位与经济增量排名会发现,除湖北外,只有河南与上海掉出了增量前十,安徽、重庆和云南跻身增量前十。
决策杂志注意到,2020年,河南经济增速为1.3%,在经济总量前十位中(除湖北)是最低的,更比全国增速低了1个百分点,在31个省份中,河南排名倒数第六位。
这显然不是传统经济大省、中部经济领头羊的水准,河南也意识到了危机。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关于河南“十四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河南经济如果没有一定的增速和增量,河南经济这辆重型卡车就可能失速,就可能在激烈的高质量发展竞争中面临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窘境。”
从区域格局上来看,在经济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11省中,东部地区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5个省;中西部地区有湖南、四川、安徽、重庆、云南和贵州6个省;东北地区经济增量最高的为吉林省,达到584.52亿元。
南北纵向来看,有10个省位于南方地区,北方只有山东一省,再次印证区域经济格局上的南强北弱。
山东表现抢眼,贵州强势进入20强
从2020年区域经济榜单上来看,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被外界“唱衰”的山东经济,正在爬出低谷。
2020年,山东3.6%的经济增速,不仅跑赢了全国,也超过了广东。
要知道,这是时隔两年之后,山东增速再次超过了全国水平。2018年山东经济增速为6.4%,全国为6.6%,广东为6.8%;2019年山东经济增速为5.5%,全国为6.1%,广东为6.2%。
更重要的是,山东3.6%的经济增速,赶上了“追兵”浙江的增速,同为3.6%,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引人关注的新变化,源于山东自揭伤疤,自我革命。
从2018年开始,山东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反思,并强势开启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而伴随着转型阵痛带来的数据下滑,让山东一时陷入了舆论漩涡。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山东减少了9820.7亿元,下调数据全国最多。山东也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唱衰危机”,“下一个东北”等论调甚嚣尘上。
败也转型,成也转型。历经两年动能转换,过去呈现疲软的山东工业,开始爆发新活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联合国所分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疫情和外贸的叠加因素下,山东抗住了压力。
2020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其中12月份增长9.2%,连续5个月保持9%以上的增速。
41个工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3.2%,比上年扩大24.4个百分点。
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增长9.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9.6%、9.0%和9.5%。
可以说,山东经济的复苏,正是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推动,重塑了山东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是“黑马”贵州持续进位。2020年,贵州再次上升2个位次,赶超内蒙古和山西,历史性进入全国省域经济20强。
决策杂志注意到,2018年贵州经济位居全国第25位,2019年位居第22位,2020年位居第20位,堪称区域经济格局上的一匹“黑马”。
过去,在人们印象中,贵州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奋力发展,经济发展跑出了“贵州速度”,一举颠覆了人们的印象。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贵州无中生有的大数据产业。
贵州是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从2014年至2018年底,全省大数据企业从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长至超过9500家,上云企业上万家,正在朝着“大数据之都”和“中国数谷”的目标奋进。
大数据的发展推动政用、商用、民用多个领域,释放激活效应和乘数效应,给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方式带来显著改变,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据国家相关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国,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1;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3。自2011年起,贵州连续10年增速位居全国前2位。
贵州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工业的强势带动。
贵州工业的第一支撑是酒、饮料以及精品茶制造业,每年都保持高速度增长。2020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19个重点监测的行业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7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
可以预见的是,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的加速阶段,贵州的后发优势将越发明显。
吉林开始起势,东北孕育积极信号
如果说贵州代表的是新兴实力的崛起,那么吉林代表的则是老牌大省的振兴。
在深处经济“低迷”的东北地区,吉林率先开始起势。
2020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摆脱了2019年经济增速全国垫底的局面。
特别是吉林省,经济增速达到2.4%,表现尤为出色,成为东北三省中唯一跑赢全国经济增速的省份。
吉林起势的背后,制造业功不可没。2020年,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长12.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为吉林振兴立下汗马功劳。
吉林的起势,还与省会长春的异军突起紧密相关。
2020年上半年,长春经济总量达到3058.2亿元,增长1.2%,是东北四大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里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这也让长春在2020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对沈阳的赶超。
2020年,长春增速达到3.6%,在东北副省级城市中,遥遥领先,并且大幅缩小与东北经济龙头大连的经济差距。如果长春能持续保持这样的势头,“东北经济第一城”的桂冠将花落长春。
决策杂志注意到,“十四五”时期,长春还提出了跻身万亿俱乐部的目标,雄心跃然纸上。这对吉林未来的发展,无疑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吉林的起势,不仅代表着自身的奋进,更反映出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正在孕育积极信号,渐渐蹚出了向上发展的路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年。
在新发展格局中,每个省份都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竞相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强大合力,共创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原标题《31省份经济成绩全揭榜!河北超北京,山东表现抢眼,贵州成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