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零时,菜农老周身着军大衣躺在三轮车上小睡,等待菜贩子收菜。记者卢明 丁国彬 摄

  历城区人民医院东侧,是仲宫的一个小型农贸市场。然而,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一到深夜这里就会变身“南山蔬菜集散地”。四里八乡的菜农带着自家产的蔬菜赶来,等着城里的菜贩收菜。

  4日深夜至5日凌晨,记者探访这一“夜间蔬菜批发市场”发现,应季蔬菜每斤都在1元以下。即便这样便宜,菜也不好卖,有菜农守候一夜一车菜只卖40多元。据了解,由于农超对接未真正落地、市区大集渐渐取缔等原因,这里几乎成了南山菜农卖菜为数不多的渠道之一。

  0:00 菜农进场心中最好的莴苣,定价不及往年一半

  5日零时,风渐起。初夏的南山夜仍有些凉意,“夜间蔬菜批发市场”里,已陆续有菜农骑着三轮摩托或推着平板车赶来,老周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夜,他的三轮车上装了10捆400余斤莴苣。

  时间似乎尚早,市场入口处,老周裹着军大衣躺在三轮摩托上打起盹来。他头枕在车把上,腿架在后斗上,不一会打起鼾。老周是仲宫东平坊村的菜农,连续半个多月的卖菜生活,让他练就了炉火纯青的“三轮车睡功”。

  “几点了,差不多该来了吧!”0:30,老周醒来高声问着周围的菜农。“快了,一般1点左右就陆续有来收的了。”

  老周说,这次他给自家莴苣定价5毛5 一斤,因为这批是最好的了。不过,虽然这个定价已比往年便宜一半多,他也不敢有太多预期,“先卖卖看看,真卖不出去就得降价啊,总不能再拉回去吧”。老周说,要知道,这10捆400多斤莴苣,他和老伴从早晨8点一直忙活到晚上7点才收拾完。

  1:00 菜贩登场精打细算地较量,能砍一毛是一毛

  5日凌晨1:00左右,菜贩登场。段建国身穿一件厚实的军大衣,戴着一个缺了护目镜的头盔,骑着一辆破旧三轮车赶到仲宫市场。

  年近60岁的段建国是一名有着20多年卖菜经验的菜贩子,每天晚上这个点,他都会从吴家堡附近骑行30多公里赶来仲宫批发蔬菜,凌晨4:00左右再赶到市区菜市上售卖。“结合市区内哪些菜好卖,再看看批发市场上摆的哪样菜比较缺,如果菜品质卖相好,再跟菜农商量价格。”段建国头脑精明,他裹了裹大衣,在市场上来回转悠。

  一圈转下来,段建国锁定了一车小葱。“1块钱一斤,再便宜就不卖了。”讨价还价对于老段来讲已是轻车熟路,他开始跟菜农展开激烈交锋,“8毛钱一斤,我拿3捆”。十几分钟下来,菜农也未退分毫,老段掏出一根烟递给菜农,笑呵呵继续砍价,最终砍下来一毛钱。付钱阶段,老段再次凭借经验砍掉9毛钱,71斤的葱只付了63元,“细算下来,两捆葱拿到市场上,按照1.2元至1.4元一斤卖,最终也只能赚30来块钱。”

  此时,老周也开了张。一名菜贩在老周的摊位前驻足询价。

  “多少钱一斤,便宜点就多要点。”

  “5毛5,你要多少?”

  ……

  经过一番攀谈,5毛5一斤的莴苣,菜贩要了两捆。老周在车斗里扒拉了几下,选了两捆最大的,过称显示145斤,共79块8毛,菜贩给了79元。4:30 菜市散场近5小时的深夜守候,换来230元

  老段继续围着市场转悠,他又买了两捆莴苣。“花菜、卷心菜既便宜销量又大,还有野菜也是城里人喜欢要的。”最终,老段车斗装得满满当当,整车共装了6种菜,200多斤。他赶紧上路,凌晨4:00前他得到段店菜市场占摊位,开始一天的卖菜营生,“卖得好,除去来回70公里油钱,一车菜能挣百十块钱。”

  陆续有菜贩来到老周的摊位前买莴苣,不过再也没有哪笔超过第一次的出售量。凌晨4:30,天已蒙蒙亮,老周以5毛一斤的价格卖掉了最后一捆莴苣。他拿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钱数了数,一共235元,除去进场费5元,这一晚守候5个小时,收入230元。

  老周把皱皱巴巴的钱捋平,揣进衣服内口袋,发动三轮车,回家。他休息不了多久,两个多小时后,他就要起床,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因为他家的莴苣还没卖完……

  ●纠结背后

  “没有这个市场,就彻底卖不出去了”——市区大集渐取缔,农超对接停在纸面

  “不忍心,多好的菜,再便宜也不能烂在地里。”5日,仲宫的夜间“蔬菜批发市场”,张老太200斤卷心菜只卖了40余元。

  “到这个市场熬一晚上卖的菜都可能不够本钱,而且进场就得交5块钱,但是没办法啊,只能到这里卖。”一菜农说,以前南山很多菜农会进城到兴隆、十六里河、八里洼等大集去卖菜,不用经过菜贩,卖的价格还能高点。现在这些大集逐渐被取缔了,他们就没了卖菜的地儿,“市区里占道经营查得也严,进正规市场又交不起摊位费,现在车查得也严,俺们这农用三轮车没证没牌的都不敢进去。”

  “在这个市场上熬一晚上也卖不出去多少,可没有这个市场还不行,(没有)就彻底卖不出去了。”另一菜农说。

  张永志(化名)是南部山区一村庄的村主任,在当村干部已有10多年的他看来,南部山区菜价低,除了大形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销售渠道。

  “‘农超对接’喊了好多年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根本没有落地。”他说,就目前南部山区的蔬菜而言,要么走大众菜,就是进市场进超市;要么走高端菜,就是绿色、无公害等直接进家庭。然而南山的菜地都是小块化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很难吸引大超市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走高端化种植又投入大、技术难度高,菜农都不敢。也正是因此,仲宫的这个夜间“蔬菜批发市场”几乎成了南山蔬菜外销的唯一渠道,“这些年来我们也与多家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接洽过,都没能达成实质合作。”如何将南山农产品销出去,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着他。

  ●专家说法引入“互联网+”模式或能减少“菜贱伤农”影响

  “去年价格能卖到1块钱一斤,今年两三毛钱,好的时候5毛钱左右。”采访过程中,种植莴苣的东平坊村民如是说。同样,该村种植的花菜、卷心菜等蔬菜也出现大降价,大量蔬菜面临滞销。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年该种蔬菜紧缺且价格高,第二年就会有不少人扩大种植面积,再遇上一个丰收年,很容易出现产量过剩现象。而这种蔬菜又没有农产品保险,一旦出现滞销将会直接降低菜农收入。

  他介绍,当地相关部门可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对菜农种植的蔬菜品种信息做相关市场指导,不盲目种植,根据当地种植特点因地制宜结合财政采取一些相关措施,降低农产品滞销现象。

  在潘明星看来,现代农业采取“互联网+”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分析,多年前菜农因信息不畅通,未能及时获取市场行情,加之种植户又分散,农产品滞销现象较多。近年来,不少地区采取了‘互联网+’模式,拉近菜农和相关企业及市场的距离。此外,菜农自身也能获取更多外地对蔬菜的需求信息,合理种植。”他说,目前朋友圈也成为一种有效沟通当地菜农的方式,有助于减少种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