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让人揪心的新闻在网上流传,说是青岛有位老人因为买保健品被骗数万元,自觉没脸面对家人,离家出走,自杀了。
老人买保健品被骗,其实早算不上什么新闻,百度输入“老人”、“保健品”、“骗”三个关键词,瞬间会出来400多万个网页,可想而知,它们背后隐藏着多少被骗的老人?而这些都还是已经被曝光的,没有被曝光的有多少呢?恐怕得在这个基础上几倍十几倍的乘吧。
老人为啥容易相信“保健品”?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的情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好被所谓保健品业务员趁虚而入,施以甜言蜜语和小恩小惠,很容易就“城门尽失”了。
怪谁呢?
接着那则新闻说,老人自杀后,家属找到保健品公司讨说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此前与老人沟通交流的很好,而且也从未发现老人“有自杀倾向”,言外之意很明显:老人的死跟他们没关系,找也没用!
的确,在巷说君看来,家属这个时候找保健品公司,除了借媒体对其进行曝光外,基本上没什么作用。虽然老人在遗书中说,自己因为买保健品“被骗”死的,但即便官司打到法院,恐怕也很难凭借这几句话,判保健品公司承担多少刑事或民事责任。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直接胁迫老人,他很大程度是死于“心病”,谁会因为心病而被判刑罚呢?
从新闻中看,老人买保健品不是一天两天,被骗钱也不是一次两次,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我们都知道这些是骗局,明明我们也都知道老人的需要是什么,而且明明我们每天看他们“天天在河边走”,乐此不疲的跟保健品们打交道,为什么就没有一点实际行动,非要等出了事,才想起关心老人呢?
说到底,还是不走心!
人老了,心理其实会慢慢变得简单,就像孩子一样,只要子女能及时给于关心,哪怕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拉拉呱,说说心里话,他们也都会很高兴,很知足,也就不至于被保健品业务员的“糖衣炮弹”攻陷。问题是,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真的沉下心来,跟自己的父母交流交流感情呢?
有人说了,现代生活压力大,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等等一大堆问题,各种杂事搅得人务必烦心,哪还有时间经历跟老人谈心?
这样的说辞在老人被保健品骗的新闻中可谓屡见不鲜,问题是,你能把那么多跟自己有关系的“子”都尽数列入议事日程,怎么就不能在上面的那些“子”之外,能不能再加一个“老子”呢?难道老人跟你没关系?
不重视,所以不负责,不负责,也就别怪那些别有用心的外人趁虚而入。奉劝那些家里有老人的人们,稍微上点心,让老人也能感受感受你的真实内心,而不是整天从那些盯着自己口袋的骗子那里,获得虚假的心理满足感。
最后巷说君再说一句,别让老人上了保健品的当,被骗死了,成了新闻主角,才想起关心TA。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壹点号 巷说,作者系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