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26年的母女,3年前还成了同事。在同一所小学教数学,今年还都教三年级。能有这么巧的事儿?这事儿就发生在山师附小付春菊和董文菁身上。这对母女在家也“三句话不离本行”,母亲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手写教案和试卷“传”给女儿,还有不到4年就退休的母亲希望女儿能将这个家庭的教育事业延续下去。

[母女同校]
教同一年级回家“一不小心”就聊工作
52岁的付春菊从教30年,是山师附小教龄最长的老师之一;26岁的董文菁在该校从教3年,14年前还是这里的毕业生。如果仅仅如此,似乎也没啥特别,但母女的关系让她们的缘分又增进了几分,并且今年俩人还都教3年级,只不过一个在本校一个在分校。
“我一直的志向就是当老师,最早萌生这一想法,是上小学的时候。”董文菁说,在母亲的办公室,经常能看到她以前的毕业生回校来看她,他们那种崇敬之情让人动容。尤其是每当看到母亲发自内心地高兴时,她开始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好奇。
后来,董文菁上了师范类院校,又通过层层考核进入母校成为一名老师,还跟母亲成了同事。“第一天讲课的感觉不太好,回到家还挺沮丧。”董文菁说,她刚入校接的就是一年级,因为找不到与小孩子交流的感觉,她不知该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这时候,付春菊就会开导她,并教给她一些教学方法。从一开始的依样画葫芦,到后来自己慢慢摸索和创新,当了3年教师的董文菁开始有点摸着门道了。“她爸爸在家经常说我们俩‘三句话不离本行’。”付春菊说。平时备课她们多数时间还是各忙各的,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或遭遇的新情况,母亲就成了董文菁的课外老师。

[事业传承]
一家出了七八名教师女儿拿过接力棒
董文菁“女承母业”其实并非偶然,除了她个人从小的志向外,她的爷爷、姑姑、姑父、小姨和姨夫都是老师,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师世家。
“妈妈把她早年的一些手写教案和试卷都给了我,主要是高年级的内容,我现在还没教到高年级,但迟早能用上。”董文菁说,这些教案和试卷摞起来得有近1米厚了,对她来说都是财富。
作为不同时代的教师,母女两人的教学风格也不同。女儿形容付春菊的课是“润物细无声”,虽然课堂形式未必有多丰富,但层次清晰、沉稳、自然、亲近;而董文菁作为年轻一代,讲起课来也更活泼。其实,在工作时,并不一定全是女儿向母亲学习,在课堂微视频制作等方面,女儿有时也能当母亲的“老师”。
“我近期的愿望就是,能把我一入校就开始带的这一级学生送到毕业。”董文菁说。付春菊的期盼则是女儿能在优质课上有所突破,让业务水平更进一筹。至于女儿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付春菊是有“眼线”的,只不过她多数时候对女儿的情况假装不知道,为的是给女儿更宽广的天地去发展。(图据微信公众号掌上山东)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