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11月5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齐鲁师范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协办的“传统武术扎根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团队考察调研活动在齐鲁师范学院顺利举行。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付俊海,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刘魁立,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扬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机构的30余位嘉宾学者莅临活动现场。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林松柏,党委副书记、校长郑秀文,党委副书记赵敏,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正出席活动。赵敏主持相关活动。

  活动伊始,嘉宾学者们先是参观了具有两汉风格的齐鲁文化地标建筑—齐鲁文化长廊,山东省民俗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齐鲁师范学院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德增教授进行了详细讲解。接着,现场观摩了螳螂拳、太极拳、地龙拳、梅花刀、齐眉棍、查拳、枪和双鞭、八段锦、武术棍和刀术等学生武术社团、武术课程及表演;观看了齐鲁师范学院“传统武术扎根校园”成果展及宣传片,充分了解了齐鲁师范学院在促进非遗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推动“传统武术进校园”到“传统武术扎根校园”的生动做法和具体实践。

  活动现场,林松柏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领导、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林松柏表示,齐鲁师范学院在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育人”“服务地方”等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以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紧紧围绕“传统武术扎根校园”理念,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现场举行了“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工作室”揭牌仪式、传统武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这是齐鲁师范学院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为早日建成高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的又一创举。

  在章丘校区学术报告厅,学校师生先后进行了地蹚拳、刀术、童子功、双人对练空手夺枪、八段锦的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鸳鸯螳螂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孙膑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受邀上台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梅花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太极拳等项目也进行了现场展示。

  嘉宾学者对此次入校考察调研活动给予高度赞扬,表示齐鲁师范学院在推动传统武术扎根校园方面作了诸多探索,效果显著,是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强化专业建设、优化研究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方面优势的创新实践。希望齐鲁师范学院在进一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量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齐鲁师范学院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文化“两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持续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师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