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政治局常委罗干,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张瑞敏,青岛交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康,知名演员黄晓明……这些家喻户晓的行业领军人物,如今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他们来自于同一所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始建于1924年的青岛一中,它的名字不仅在青岛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中也有她的身影。上个世纪20年代,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曾在一中校园演讲;青岛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支部诞生在一中;抗美援朝期间,一中学子报国热情震撼全国,340多名一中学子赴朝保家卫国……到了今天,随着时代浪潮的翻涌,青岛一中审时度势更迭着办学思想。在2020年新高考来临之际,青岛一中再次把握住了改革的脉搏。

  百年老校万象更新,大数据做学生的“智能导师”

  2020年,山东即将全面实行新高考,怎么满足所有学生的选课需求,怎么安排走班教室,怎么最科学地将孩子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匹配在一起……种种问题,使得“选课走班”成为不少高中学校“头疼”的事情。

  王先军认为,以前学生们只要顾好学习成绩这件事就够了,而未来报考志愿的方式变为专业+学校的形式,学生们有必要尽早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随着人才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成为学校最为关心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认知自我,让家长了解子女特质,同时辅助学校科学制定决策,有效指导选课走班,这个问题在王先军心中萌芽了。

  在王先军的提议和大力支持下,青岛一中教育创新科研团队与来自各国家、地区的机构、博士团队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特质,经过4年的反复测试与调整,近万名学生参与数据实验,结合国家教育部12个学科、92个专业类、567个专业的数据信息,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创造了国内首个高中学生“选课走班”与“生涯发展”智能多元评测系统。去年,这套系统在青岛一中通过了专家验证,正式“上岗”,真正实现了中国教育数据的本土化、实际操作上的便捷化。

  “学生们目前对于自己的潜质、兴趣、职业规划,还没有比较明晰的了解,这也就容易导致选课走班的盲目性。我们开发这套测评系统,就是希望从大数据的角度,给学生配备一个‘智能导师’”,王先军说到。  

  科研兴教,是青岛一中长久以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和做法。“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决不是学生选选课、想想未来职业那么简单,它是一个涉及每一名学生终身发展的庞大系统。这个系统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精确性与否,必将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人生甚至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王先军说到。

  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土壤

  “学生的成长就像小草,有的需要肥沃的土壤,有的则需要盐碱的地方……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方能茁壮成长。”王先军认为,帮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是教育从业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青岛一中,别具一格的班级分类,让人耳目一新。海尔创新班、交运创新班、自招英才班、普通班、艺术班……这些班级的划分,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因材施教”理念不谋而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既有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也有针对有个性特长学生的发展性课程,更有培养创新潜质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学校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多种机会为学子们拓展课外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学子们走进清华北大,开展研究和实验;走进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图书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聘请专家导师分类辅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崭露头角,拿下优质大学自主招生的敲门砖;邀请美国佛蒙特州第81任州长、博特尼学生海外拓展总裁Peter Shumlin先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开阔国际视野……

  “教育的最终追求,就是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本着“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的原则,学校深入推进“全员导师制”,包括艺术班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们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思想上引导、课业或艺术专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向导员”,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独属于自己的“特殊关照”。

  2018年,普通班学生张卓然获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全国第一名,艺术班同时有6名学生被顶尖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录取,凸显了“艺术导师制”的巨大作用。张卓然表示,“正是学校的订单式培养,为我补齐了专业的短板,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最终才能有如此的成绩,我永远对母校心怀感恩”。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重点艺术院校也在学校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协助学校培养选拔高层次艺术人才。

  “父母和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把他的潜能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就是做父母、教师最大的成功”,王先军恳切地说到。在这方面,青岛一中也做出了示范。作为全国第一批足球特色学校,青岛一中十分重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学校与部分初中学校签订了“青岛一中足球后辈人才基地”合作协议,制定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将这些学生均安排在常规班级学习,接受普通文化课的标准考核,做到了“有特长无特殊”,在这种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下,青岛一中的足球后辈人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目前学校已有十余名足球后辈人才升入全国重点院校。

  2019年,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举办了全国校园足球精英运动员集训营,通过为期10天的选拔,中国校园足球国家队正式成军。在高中组球员中,青岛一中足球队队长孙鑫凯成功入选。2016年孙鑫凯升入一中学习,在学有余力的生活中,他在足球方面的特长逐渐显现。为了让孙鑫凯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青岛一中不仅聘请了专业俱乐部的教练进行指导,还积极组织活动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赛。入选国家队后,孙鑫凯曾表示:“我十分感谢学校将我作为足球后备人才,对我的重点培养,让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得青岛一中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在高二、高三的课程表中,体育课是采用的是选项教学模式。以足球课程为例,爱好足球的学生不仅能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还能深入了解足球运动文化。

“无忧中心”升级教师幸福指数

  “无忧中心”升级教师幸福指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发展靠学生,学生的发展靠教师,而教师的发展靠学校”,王先军认为,教师在一个学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如何让教师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也是他从一线教师一路走来始终关注的事情。

  2019年1月,青岛一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年联欢会。这场新年联欢会,是由“无忧中心”的孩子们作为参与者积极表演的。而这些小小表演者,则是青岛一中教职工的孩子们。

  一年365天,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教师们往往要早出晚归照顾班级里的学生;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往往无人照看。为了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无忧中心”成立了。教职工的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到“无忧中心”集中学习、休息,学校还安排了专门的志愿者教师,为孩子们开设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王先军介绍到,这不仅是青岛一中坚持的“家文化”品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提升教师们幸福指数的暖心举措。

  除了解决教师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青岛一中还设计了一系列帮助教师成长的职业规划。“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为生存与发展奠基,这句话的主体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像是学校大力推行的“金字塔策略”、“领跑者培育行动计划”,对于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引导一线优秀教师进行职业规划,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青岛一中还通过名师课堂、名师论坛、专题讲座、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和创建“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这些活动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再反思,再学习,再提高”的契机。这样的良好氛围和激励作用,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意义非凡。据了解,自2009年青岛市启动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以来,青岛一中已有6名培养人获得了“青岛名师”称号。青岛一中的名师队伍在岛城是名声赫赫。

讲好一中的下一个百年故事

  讲好一中的下一个百年故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青岛一中在这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许多里程碑意义的“首次”纪录。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先进后勤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最具行业影响力高级中学、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青岛教育总评榜“立德树人美丽校园”等近百项国家级、省市级集体荣誉,让青岛一中成为青岛教育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一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985”和“211”重点名校。优异的高考成绩使学校生源受到知名高校广泛青睐,仅2018年一年,便吸引了二十多所“双一流”“985”、“211”重点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落户学校,青岛一中的高校“朋友圈”日益扩大。去年,山东大学黄淑祥、盖志刚教授培优工作室在青岛一中挂牌成立。该工作室在山东半岛地区仅有四个,为学校在高考命题研究和奥赛辅导提供助力,开拓了学校优生培养的新渠道,一中学子的求学路径更加畅通、宽广。

  海阔天空,青岛一中卓越的发展轨迹,处处闪现着一中人勠力同心的身影;沧海桑田,青岛一中近百年的光辉历史,处处彰显着一中人革故鼎新的魄力。第一个百年已近尾声,一中人走得不容易,但走得很扎实,很坚定。望向前方,青岛一中已将目光锁定下一个百年。一中人将用进取的笔墨,有血有肉的内容,奋力讲好属于自己的下一个百年故事。

(文/于付天骄 魏雪)

  (文/于付天骄 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