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打头阵、当先锋,提质增效、奋力争先,先行一步、一马当先,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

  2024年是崂山区建区30周年,崂山2024聚力实施“提质争先年”,崂山如何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省市前列,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新篇章。

  为此,大众-半岛-政前方工作室重磅策划崂山区建区30周年、2024提质争先年系列报道,今天特推出第一篇风尚之先篇。

  崂山,因山而立,因海而生,因人而兴。

  山、海、人,是崂山之根,良好风尚,是崂山之魂。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

  良好风尚,凝聚民心。

  以崂山力量引风尚之先,为百姓生活播洒阳光雨露,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美好和谐注入强大暖流。

  崂山人民始终拼搏奉献、向上向善,在激情奋斗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风尚的引领,奋斗的示范。

  30年来,崂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新崂山人来这里定居创业,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纷纷前来体验。

  30年来,崂山人追求卓越、永不自满,树立放眼世界、宏观宇宙的襟怀,把崂山率先建设得更加美好。

  走在前、开新局。

  一朵樱桃花,一条鲜鲅鱼,一个大馒头……都代表着一份美丽,一份风尚,都蕴含着一份新的变化与生机,都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一种有效载体,承载了人民在筑梦路上的新追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以风尚之先引领城市发展,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人花合一

  1 樱桃花连古今,美好生活新风尚

  春日里“繁花”似锦,踏春赏花,正成为美好生活新风尚。

  良好风尚,是一种价值。

  新风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日子过得好,还要过得美。赏花热潮反映了人们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尊重,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踏春赏花的文化传统正逐渐回归。

  崂山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正是踏春赏花好时节,万亩花开,樱你前来。3月29日,在崂山区北宅街道大崂樱桃谷,2024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青岛)启动仪式暨“花海崂山 樱你绽放”第二届青岛樱桃花节开幕。

  而2024第29届青岛北宅樱桃节,也将在果熟时刻举办,作为青岛十大节会之一的北宅樱桃节从1996年以来已举办了28届,可以说与崂山区相伴相长。

  当地原创歌曲《樱桃花开》唱响樱桃花节现场,“大海敞开怀、樱桃花盛开,你我甜甜蜜蜜只为情而来……”北宅周哥庄村民原创舞蹈《花开北宅》表演点燃起热情,而樱桃花下“花仙子”们翩然起舞,则把大家思绪带回古代。

  人们对赏花的钟情,由来已久。中国的赏花文化,可追溯到先秦,隋唐五代时期得到普及,宋代发展至全盛。赏花与琴、棋、书、画等雅事并提,是镌刻着诗情画意的东方美学。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唐朝元稹《樱桃花》描绘了樱桃花开的早春丽景。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创作《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表达对樱桃果实和花朵的喜爱。

  北宅樱桃花海

  中国古人赏樱,其实赏的就是樱桃花。樱桃花在艳阳天即可张开,在非艳阳天合拢。据称,汉时已开始大规模栽种樱桃花了。《晋宫阁名》中云:“式乾殿前樱桃二株,含章殿前樱桃一株,华林园樱桃二百七十株。”南朝王僧达有诗云“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蕊,红葩已发光”。

  在唐朝,樱桃花在园林庭院广泛栽培,成为早春美丽的景观,樱桃树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樱桃果成熟时营养丰富,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医疗保健价值颇高,有“含桃”别称。据称,唐时樱桃花和山樱花从我国传入日本,其中一种中国山樱花是日本现在大部分樱花的源头。

  樱桃花,品种多样。花似雪白,刘禹锡《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则写道: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以红为贵,白居易《小舫》诗说“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吴融《买带花樱桃》诗云“粉红轻浅靓妆新”,描绘的又是淡粉色。

  风景绚烂,“花”力四射释放着美好文化。

  赏花,不仅是一种悦己消费,更是成为一种社交新风尚。

  “和朋友一起,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身在花海感受农耕山海文化,我们都很喜欢。这些都是在城市里难有的体验。”在北宅赏樱桃花的游客刘女士说。

  在崂山,目前樱桃花、杏花、玉兰部分已经进入观赏期。在崂山风景区太清宫,数百岁的花神耐冬绛雪(耐冬)开得真是太美了。(耐冬)山茶花红得鲜艳,而茶花也在茶田里吐露芬芳。在仰口游览区太平宫内,百年玉兰枝头怒放,如云如雪,吸引游客观赏拍照。接下来,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等花卉也将竞相绽放。

  崂山区樱桃种植历史悠久,北宅街道有着“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樱桃树55万余株。北宅街道以花为媒,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加强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推动“赏花游”升级为“赏花经济”、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打造微度假、轻生活、慢休闲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有更好的参与感、更高的满意度,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大鲅鱼亮相沙子口休闲广场。

  2 鲅鱼跳丈人笑,家风孝道新风尚

  孝道是天下第一道,鲅鱼跳、丈人笑,弘扬家风孝道新风尚。

  良好风尚,是一种品格。

  鲅鱼礼俗,传承孝道。3月30日,在崂山区沙子口休闲广场举办,“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主题年活动——青岛2024第二十届沙子口鲅鱼节盛大开幕,鲅鱼节从2005年开始举办。

  现场唱响主题歌舞《喜气洋洋》,展现渔家文化和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讴歌。

  鲅鱼节全新IP形象“有点‘鲅’气的小伍”在活动现场正式亮相。好女婿“小伍”的整体形象配合手捧鲅鱼献礼的动作,体现了崂山人勤劳质朴、重情重义的品格,同时与青岛本地民俗中鲅鱼所承载的“中华孝道文化”有机结合,文韵盎然。

  鲅鱼所代表的“孝道文化”也在青岛崂山代代传承,逐渐成为了女婿们表达孝心的馈赠佳礼。“小伍”之名缘起非遗文化,灵感源于崂山民间传说,传说意在提醒儿女们及时尽孝,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而百善孝为先。感恩行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

  每到春潮涌动天朗水暖,当季新鲜鲅鱼随船上岸,鲅鱼节已是当地百姓以及岛城市民最期待的“网红”节会之一,成为了青岛吸引八方宾客的一张文化名片。

  2021年,“崂山鲅鱼礼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全省唯一一项融合海洋文化与孝道文化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子口是个好地方。春满山海,鱼传真情,正是春鲅鱼尝鲜上市的好时节。依托崂山丰富的生态资源,突出地域特色优势,沙子口街道以“鲅”为媒,通过“吃、住、游、购、娱”等形式各样的特色活动,持续输出崂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文化体验+节庆旅游”的乡村振兴IP品牌,让市民和游客在这个美好的春日走进这个好地方,感受传统民俗、品鉴渔家食宿、乐购农旅好物、打卡山海美景,发现鲅鱼节的新变化、新惊喜,感受沙子口滨海旅游小镇的独特魅力。

  王哥庄大馒头展示。

  3 大馒头烟火气,健康饮食新风尚

  聚集人间烟火气,热腾腾大馒头,展现健康饮食新风尚。

  良好风尚,是一种象征。

  日前,2023青岛崂山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北宅樱桃节和沙子口鲅鱼节也同时入选。

  馒头,寓意家庭美满幸福,不仅是山东的饮食习惯,还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更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名。全国10万多家家馒头相关企业中,山东数量为全国第一,超过两成遥遥领先。在山东,馒头馒头彰显了山东人的朴实、豪放、节俭、细腻与婉约。。。。。。王哥庄大馒头的每一种造型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

  王哥庄大馒头拥有500余年的历史。据悉,2023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以“百年馒头香 醉享王哥庄”为主题,集文化惠民、特产展销、文旅融合、好物推介于一体。文化节首次发布《王哥庄大馒头团体标准》,首次进行王哥庄十大有礼好品推介活动,发布了王哥庄第二首原创歌曲《想去王哥庄》及MV、《向山海启程》主题微短剧;首次发布“馒馒一家人”“馒馒喜欢你”版权商标申报成果;首次在开幕式现场摆起了“山海王哥庄”长桌宴……

  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从2013年起开始举办,2024第十届大馒头文化节将继续和大家相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文化节让“王哥庄大馒头”这个超级IP流量正转化为更多的线下留量,充分发挥了节庆的聚合功能、平台优势,汇聚起更多人气、商气和烟火气。王哥庄大馒头,也成为了饮食新潮流的代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无论大馒头,还是樱桃花耐冬花,还是刚上岸就送到丈人家里的鲅鱼们,频频冲上热搜的它们被赋予更多内涵,成为一种物质属性与精神食粮兼备的文化代名词。

  天时、地利、人和,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崂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人们知足常乐,又不断追求着美好生活。

  曾经的千难万难变成了如今的千好万好。千百年里,崂山人受山海庇佑,滋养出浓郁的乡土情怀,一代代人以勤劳和智慧建设着崂山。

  凝聚精气神,引领新风尚。

  在崂山,一个个继续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身影,激励着大家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