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鱼台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将根治欠薪纳入“一把手工程”,围绕欠薪治理全链条、各环节,创新案件查办、风险预警、源头防控“三项机制”,形成“源头预防、过程监管、协调联动、依法清欠”的欠薪治理格局,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护,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3年,全县共受理劳动保障监察线索791条,为176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58.05万元。
一、创新案件查办机制,部门联动更有力。构建“六办一包双联动”治理体系,形成高位推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一是实施六步办理,拧紧责任链条。针对反映问题突出、信访问题集中的欠薪线索186条,分类分级处理。根治欠薪联合接访小组交办,“一站式受理”欠薪案件;县委政法委督办,督促化解进展;县人社局查办,督促欠薪主体限期支付;县公安局法办,立案调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责任人;责任部门领办,对项目总包、分包等各方逐一落实化解措施;涉事项目单位主办,拿出可行可靠的支付时间节点,确保问题不上交、矛盾不上行。二是开展一包到底,化解疑难纠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接访欠薪线索,定期听取重要欠薪案件情况汇报。各项目包保县级领导带头化解欠薪疑难案件,对欠薪线索一包到底,欠薪案件一查到底。三是双线联动,凝聚治理合力。建立快速联动处理制度,形成纵向到县级、镇街两级政府,横向到各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联动处置网络。人社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进驻“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快速联动处理欠薪线索。建立仲裁监察联动制度,设立一站式劳动维权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信息共享、证据互认,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快调速裁,灵活运用监察执法和仲裁审理手段化解纠纷。窗口设立以来共接收97条线索,均得到妥善解决,实现欠薪维权“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
二、创新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监测更有效。坚持“当下治”和“长久立”相统一,常态化做好根治欠薪线索监测处置,牢牢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一是开展日常巡查。每月不少于2次开展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治欠保支各类专项行动,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认真落实工资专户、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施工过程结算等制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发包、转包或违法分包等违规行为,从源头预防和遏制欠薪问题发生。今年以来,累计对16家建设单位依法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停工整顿、限制承接新工程等处罚;对2家未结清农民工工资的项目,不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二是实施监测预警。及时掌握项目审批、开工信息,确保新开工项目、人员及时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平台监管。制定《重大风险隐患应急处置预案》,对欠薪线索集中的企业,及时发函提醒、预警。动态监测网络舆情,对“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33”和“12345”热线反映的案件线索,实行“24小时办结制”,定期开展线索回访,确保案件真查清,问题真解决,工资真到手。三是凝聚执法合力。打好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刑事司法“组合拳”,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依法开展司法打击。对符合“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条件的,充分运用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失信联合惩戒等手段。截至目前,1起案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置,3家企业严重失信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纳入信用评价,依法依规实施行业内惩戒。
三、创新源头防控机制,常治长效更有用。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一是开展“三课”服务。人社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三课”服务队,通过视频宣传、培训服务、送政策进工地等多种形式,上好开工“面谈交底”第一课、开展施工“制度落地”第二课、严把完工“验收结清”第三课。面对面指导在建工程建设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切实提高建设单位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二是拓宽维权渠道。推行“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制度,将印有投诉举报电话和维权二维码的“安全帽维权联系卡”粘贴在农民工安全帽上,实现在线举报、实时投诉、“掌上”维权,目前已覆盖2000多顶安全帽。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将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工资发放时间、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市级线索反映平台、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维权有路。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和相关劳动用工法律法规,组织人员深入在建项目工地和用工相对集中的楼宇、商场、园区、企业发放张贴明白纸9000余张。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开展政策解读和以案释法,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浓厚氛围。
来源:济宁市委网信办、济宁市委改革办、鱼台县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