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旅游 >热点目的地>正文

重庆官渡峡:如梦如幻的水寨仙洞(图)

来源:重庆晚报2013年1月5日【评论0条】字号:T|T

  峡中最著名景点为“一线天”,此处的一线天与别处不同,从河上仰望,由于绝壁高深,遥遥于天际的一线白光飘渺暗淡,加之两岸岩石突兀压迫,船行其间时,感觉如同被鲸鱼吸入腹中一般奇妙。其次是“苗家水寨 ”遗址,当地龚氏祖先为避兵乱,居住于峡内三面环水、一面绝壁的孤山之上,如今水寨石门、祠堂等遗址尚存。此外还有在半山腰悬空而建的神庙、如仙人洞穴般的悬棺群、少女般亭亭玉立的石人等。

入峡疑无路,依山好放船入峡疑无路,依山好放船

  入峡疑无路,依山好放船

  官渡峡绝壁既高且陡,由于在这种山峰上步行异常困难,因此直到清代,在这座大山中都没有人工开凿道路的痕迹。所以,走水路成了当时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且方便许多。在官渡河大桥下乘船溯江而上,大约前行半公里,便能入峡。因此才有了“入峡疑无路,依山好放船”的说法。

  峡内峡外,仿佛两个世界。入峡后,抬头蓝天一线,低头绿水一泓。桨在江面溅雾飞花,船儿驶过,水在空中,人在雾中,其趣悠悠,其乐融融。再看“飞水”之上,两岸不时有巨大的岩石从人们头顶横到江中,岩石底部仿佛乳石倒悬,有似“牛肝马肺”,有似“龙吐舌头”,形态各异,色彩不一。

神崖庙神崖庙

  千仞神仙壁,一线瓮中天

  愈往里走峡愈深,船工时而用篙竿上的铁钩,勾住岸上岩石,拉船前行;时而篙尖点进岸边岩隙,撑船而进。小船行至官渡河中段,会偶遇一个“挂”在右岸绝壁中部的寺庙,令人啧啧称奇。寺庙凌空而建,飞檐翘角,像从绝壁上长出来的一样,气势恢宏。庙下的坡地是一片翠绿的野竹,庙顶距崖顶约150多米全是白岩,远看就像镶嵌在绝壁上的一幅画,精妙绝伦。由于该庙初建时的名字难以考证,因为地处绝壁,于是当地人就称它“神崖庙”。

  黔江史志对神崖庙也没有记载,它的来历也只能在当地人口中听闻一二,至于是正史还是野史,也无足轻重了。据传神崖庙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有三间房子,依着香火的兴旺与否住着几个到十几个和尚,上神崖庙的路全是石工用錾子在石岩上凿的“天路”。如今的神崖庙虽是八十年代修葺再建的产物,但依然香火旺盛,每天都有川鄂湘黔边区的香客来这里燃烛化纸,许愿跪拜,鞭炮声不断在峡谷中回荡。

  一线天景观是官渡峡的“镇峡之宝”,有“不看一线天等于未到官渡峡”之说。它位于官渡河中段,深溪河汇入阿蓬江之处。这段300多米长的水路从汇合口往里走,峡谷越来越窄,最初打渔船能“大摇大摆”地走,走约100多米后,打渔船就只能“小心翼翼”地慢行,再走过200多米后,“一线天”出现了,打渔船也就只能一点点向前挤。

千仞神仙壁,一线瓮中天千仞神仙壁,一线瓮中天

  著名诗人傅天琳乘船经过时,船舷就曾在这里“擦”到了峡岩。诗人伸出双手捧着峡石亲吻了一下,写诗赞道:“进了峡谷才知你的细腰/细如游丝。我必须跟随一条鱼/才能啄开一线天的裂口/走进这绝世的美景。”

  水寨龙长卧,鱼滩鹭自眠

  阿蓬江从舟白街道舟白社区入峡,分上峡、中峡、下峡三段。过了一线天继续前行,在下峡口处原有一小镇(官渡河场)。传说,赶蛮拓业时,官府派兵捉拿驻扎在官渡河的苗人首领。官兵刚到河边,石人山的“石人”就高喊“官兵渡河了!”在河边钓鱼的苗人首领听到喊声后,爬上水寨躲了起来。据说,这便是官渡峡名字中“官渡”二字的由来。笔者对“石人”非常感兴趣,一打听才知道,传说中报信的“石人”,其实是一堵悬崖,高10余米。远看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所以也被当地人叫作仙女峰。

  这一得名过程虽是传说,但官渡峡中的苗人寨却是一直存在的,在黔江县志里有清楚记载:“官渡峡里的苗人寨占地约10000平方米,最初是龚姓苗人为躲避官兵、土匪的掠夺而修建的避免所,后来成了苗人们的长居之地。它三面环水,北面倚着峭壁,无藤箐可攀,也有人叫它水寨。因为地形特殊,从未被攻破,从唐至清共存在了一千余年。”

  当地人说,水寨是古代龚姓部落的“首府”。它位于阿蓬江与深溪河交汇处的山顶,山脚深不可测的河水,形成水寨的天然“护城河”。其山势陡峭,怪石嶙峋,灌木丛生。上寨时除用脚找着力点外,还要用双手抓住岩缝和藤蔓,然后攀岩而上。进寨出寨,只要一脚踩空,就会从悬崖上摔下来,掉进深不见底的谷中。过去,山上还有滚木礌石,使得想上山寨打劫的人无法靠近。现在,山上荆棘丛生,已找不出路的痕迹,根本无法上寨。

  龚氏家族定居水寨后,就常遭到官兵侵扰和土匪抢劫,但龚氏家族一直坚守水寨,保护自己的家园。清朝改土归流时,官兵把龚氏家族围困在水寨山顶上,苗人们危在旦夕。关键时刻,龚氏家族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把巴山豆和葛藤碾细,灌入竹筒烧熟,剖开竹筒,制成“粪便”。又用稻草编织了一些一尺多长的草鞋 ,将鞋底在砂上磋磨,恰似穿过的一样,然后把“粪便”和“草鞋”丢下深溪河。围困水寨的官军从来没有见到如此巨型的“粪便”和“草鞋”,深以为只有巨人才能做到,自认打不过,于是便自动撤退了。这一传说在清人《游水寨及仙人跌诸名胜》一诗中仍有记载。

  绝地古寨中的千余苗人,就这么数千年如一日地生活在这绝壁之上,对抗着官兵和匪徒,倒衬得那水泊梁山百来号兄弟的数年坚持也失去了光彩。

  白芦终古散,待访洞中仙

  清人吴连科在诗的最后“犯了错”,笔下住着仙人的洞其实是峡间的悬棺。据《清咸丰版·黔江县志》载:“官渡河下流有峡,峡间仙迹甚多。峡上有碓,有磨,有木柜,皆人不能到之处。县志中说的“木柜”就是悬棺,也便是吴老先生企盼着去探访一番的“仙人洞”。

  这些悬棺主要分布在麻田村三组境内的峡谷河段,共有4处,均坐落在天然石壁崖穴中,其中两处还能攀岩上去。这两处悬棺均坐南朝北。第一处位于天然洞穴内,距水平面约10米,是不规则长方形,下部宽约5米,上部宽4米、高3米,用片石简单堆砌,可见部分台基及棺木残片。另一处在悬崖形成的台坎上,用不规则的砖块砌的长方形台基,距水平面约15米。台基高2米、宽4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片石,上部为青砖,砖上有花纹,长方形木棺放置在台基上。

  黔江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颜道渠说:“官渡峡几处悬棺的台基均是东汉几何纹饰的砖块砌成。根据汉砖砌成的平台及残存的木质棺材,该悬棺为汉代悬棺葬。对于研究阿蓬江流域以及整个中国的古代丧葬习俗有重要参考价值。”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