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述职问询,政企同上“考场”

  现场“火药味”十足,双向互动直面“呛人”问题

  “山东港口目前‘物理’整合基本形成,但基层令行禁止、上下贯通氛围不够浓厚,怎样推动实现真正的‘化学’融合?”“截至8月,集团需实行社会化管理的16672名退休人员实际移交的不足5%,远低于全省平均进度,原因是什么?”……

  “‘形合’目前尚未完成,距离融合再到耦合差距就更大;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我们一定奋起直追,确保年底前完成这项改革。”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承诺。

  这一幕发生在9月19日-20日在济南进行的2020年度山东首批国企改革述职现场,延续去年“火药味”十足的风格,领导小组、专家紧紧围绕省委巡视、省审计厅审计、省国资委日常监管、绩效评价等发现的问题抛出“呛人”问题。

  与此同时,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各部门也成为“考生”。针对港口集团股权划转尚未完成、退休人员移交进展缓慢、董事会尚不健全等导致改革活力无法充分释放的情况,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在现场直面问题不回避:“董事长承担主观责任,那客观责任呢?还有企业提出领军项目、人才能否给予‘量身定做’的激励措施,相关部门对此都要主动认领、改进完善、逐一落实,为企业改革予以更大支持。”

  改革任务紧迫,如何切实增强“一把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年,山东在全国首创省属企业一把手在常规述职之外再上“考场”接受问询。今年,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继续分两批开展国企改革述职问询。与去年首轮述职问询相比,今年有了更多创新点:不仅将对“一把手”的问询进行拓展——除董事长外,班子成员也得站上“考场”接受随机抽问;更重要的是,问询不只向企业施压,还成为政府部门靶向施策、改善工作的重要场合。“述职问询就像是镜子的两面,既照出企业改革发展的不足,也有相关管理、服务的缺失,两者双向互动、同频共振,能汇聚起倒逼国企改革的强大动力。”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指出。

  各省属企业在现场汇报的去年首轮述职问询整改情况引人注目:“去年问询提及的7个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专班、挂牌督办,目前4个已完成,还有3个要长期整改的也取得重大进展。”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军说。山钢集团董事长侯军介绍,去年提及的8个方面的问题都已按时间节点完成,去年立下“完不成唯我是问”军令状的混改更是成效显著:已完成混改的锚链公司在疫情影响下1-8月利润增长3.36倍。“去年述职问询结束后,我们在梳理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指导省属企业改革的细化方案,从每季度调度看整体落实情况良好。”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刘福帅透露。

  首轮问询述职倒逼省属企业改革的效用持续释放,“诸如科技创新等关键短板的补齐、拉长,让人印象深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现场表示。截至8月,省属企业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28.73亿元,同比增长28.4%,新获批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2家,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3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省专利奖2项,新认定“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5家,新建院士工作站2个。

  记者在现场获悉,今年第二批国企改革述职问询将于近期举行,实现省属企业述职问询全覆盖。

  ■现场直击

  述职超时被扣分,这家省属企业为啥仍排第一?

  2020年度山东首批国企改革述职问询要求,每家省属企业“掌门人”需要在7到9分钟内完成对本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和去年述职问询整改情况的陈述。因超时,山东重工集团按照规则被扣除2分,最终得分95.3分,但仍领先第二名1.72分,继去年首轮问询后再次领衔省属企业改革述职问询排名榜。

  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在问询现场指出,诸项国企改革任务,山东重工集团均进展迅速:处僵治亏和非主业退出方面,中国重汽旗下房地产、医院、物业和幼儿园等成功退出,山东交工旗下与客车无关的业务基本出清;中国重汽、山东交工僵尸企业10月底全面出清;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一年来集团总部“80后”中层干部占比由45.2%提升到50%;“三大管理革命”历时3个多月时间,参与人员超过5万人,累计对近200名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处理。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8月17日,德国凯傲叉车和智能网联重卡二期项目开工。同时,潍柴林德液压一二期项目、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2万台大缸径高速高端发动机项目等陆续投产;新科技研究院、质量检测分析中心、发动机新实验室等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引领性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被集团确定为科技创新里程碑式的转折年,全面发力科技创新。”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表示,除了日前发布的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全球柴油发动机热效率新标杆外,全新一代高端“黄河”重卡也同时亮相,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记者在现场得知,2019年,山东重工集团(含重汽、交工)合并收入同比增长5.6%,今年上半年合并收入同比增长5.7%。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