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之一,涉及自然认识、祖先观念、社交礼仪、养生行为、自我认同等多个方面,讲求顺天应时,循时而动,体现着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在传统节气冬至到来前夕,由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中共济南市历城区委宣传部主办,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美德历城“中华美德学堂”冬至宣讲活动于2023年12月20日在历城区文旅云大厦举行。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副主任王金才,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平生,历城区委宣传部副处级干部马本法,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刁统菊,文旅云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张宁出席此次活动。来自洪家楼街道办事处、历城城发集团、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公司等单位的约百位同志参与了此次活动。
张宁在主持活动时表示,文旅云公司成立以来,定期组织红云读书会。如今红云读书会与中华美德学堂携手,组织这次“冬至文化与中华美德”讲座,就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城区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材,推动文化融入生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
刁统菊教授以“冬至文化与中华美德”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冬至的特点与历史、冬至的节日化转变、冬至的文学呈现、各地冬至节俗、冬至与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将传统节俗与民族精神、文化观念、日常生活、个体感受相勾连,充分展现出中华传统节俗背后深厚悠久的历史和各地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为大家贡献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盛宴。
刁统菊教授首先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协调关系、培育情操、发扬精神的核心功能出发,系统梳理了冬至蕴含的和自然、祖先、社会、身体、精神的复杂联系,感恩基调,多变风格和矛盾与希望并存的象征意义。据了解,冬至节俗起源于先秦,定型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普及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则由于历法改革趋于衰落。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节日属性。针对这一问题,刁统菊教授结合节气与节日的来源、性质与应用关系,将冬至的节日化原因归结为冬至的文化意义的相对突出。像这种节气与节日的交并合一的例子还有立春、清明等等。人们对冬至的记忆和感受不仅通过风俗,也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如民间根据生活、生产经验长期积累了大量和冬至有关的谚语。从“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等谚语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古人对冬至物候气象的重视和冬至的重要节气价值。历代文人则借冬至的丰富文化内涵表达着斗转星移、思乡思亲、时运不济等主题。
在阐释了诸多与冬至相关的谚语、诗词后,刁统菊教授对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组织的“中国节日志冬至”项目的调查内容进行了介绍。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祭祀天神、人祖、鬼神以祈求国泰民安,也会互赠饮食,穿新衣,向师长和老人祝福,将这一天作为表达人情的节日。不同地区具体风俗不同,老苏州人“送冬至盘”,山东滕州地区的民众“数九”送羊肉,南方民众多自制冬酿酒,安徽铜陵市枞阳一带还会在这一天准备“三家汤”。而冬至吃团圆饭、“数九”等则是影响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相对统一的冬至节俗。
刁统菊教授总结道,冬至文化中无论是贺冬、祭祀、美食、“数九”、消寒,还是互赠礼物、诗词创作,都反映了百姓纯朴的天性和和谐的美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承与发展冬至的民俗和文化,使冬至文化真正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需要全社会、全员从一而终地继承与宣扬,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更多人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平生教授在总结点评中首先代表大家向刁教授功底扎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报告表示了祝贺与感谢。他表示,我们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举办中华美德讲堂冬至专题讲座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浓春意。
随后,山东文旅云公司红云读书会聘请李平生教授和刁统菊教授担任红云讲师。文旅云公司党支部委员综合部负责人董林为两位专家颁发聘书。
据悉,自山东大学2021年与历城区委宣传部共建“美德历城”活动以来,中华美德学堂推广迅速,工作活跃。在去年50家挂牌单位的基础上,今年,中华美德学堂挂牌单位达到360多家,实现了全区所有村庄社区全覆盖,在传承中华民族节俗,推动中华美德教育普及,发挥传统节俗教化功能,助力美德山东建设推广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美德历城”宣讲工作被济南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称号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