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济南中学高中政治组紧跟时代步伐,以“数智时代与思政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集体教研活动,探索数智时代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广告

  活动伊始,六年一贯直升中心主任高继峰以“铸魂·启智·赋能”为题,深入阐述了数智化转型中思政教师应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技术广度。他强调,数智化转型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但无论如何变革,思政教师都必须坚守“为党育人”的政治方向,警惕技术异化风险,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本质。同时,他还提出了构建智慧评价系统等创新实践,以实现“技术赋能”与“价值坚守”的同向同行,为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唐冶校区思政教研组长杨晓敏则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分享了浙江金华的学习实践,鼓励思政教师应怀揣热爱与激情,积极学习并主动投身数智时代的AI学习,将之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她倡导教师“以书卷气驾驭科技力”,通过研读经典筑牢思想根基,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同时,她还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敢”倡议:敢于尝试AI教学新场景、敢于重构课堂数字生态、敢于引领智慧学习新范式,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铁一校区思政教研组长李闰立以《法律与生活》为例,分享了案例教学、情境探究和知识整合等创新实践,旨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学科逻辑与个性化指导的融合。她强调,思政教师应立足学生认知规律,以真实案例和热点话题为引导,设计问题链,串联碎片化知识,凸显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唐冶校区高二政治备课组长宋艳则构建了“三维提升”发展模型,为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她提出,要善用在线平台构建“数字思政资源库”,掌握AI工具提升教学设计效率,培养信息筛选与批判性思维以应对海量数据冲击。同时,她还强调了在数字化教学中必须坚守“价值引领”生命线,通过创设红色数字展馆、开发虚拟思政课等沉浸式体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机协同”思维,避免技术依赖导致的思维惰性。

  铁一校区高一政治备课组长吴潇和唐冶校区高三政治备课组长王慧分别从“长期主义”深耕教学和“AI+思政”务实探索两个角度,提出了数智时代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吴潇指出,思政教师应扎实课堂,强化知识落实,提升AI工具应用能力,持续精进,以终身学习增强政治引领力。而王慧则通过现场演示文本分析生成学情报告、AI绘图制作教学素材、智能剪辑打造微课视频等场景,生动展示了技术赋能教学全链条的实践成果。

  最后,铁一校区青年政治教师王红聚焦AI工具在思政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分享了其在备课、课堂互动、辩论赛素材生成及错题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AI操作的“魔法关键词”和“万能提问公式”,为思政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推动了科技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场头脑风暴,更是一次集体铸魂。济南中学高中政治组将继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数字转型路径,构建“理论学习+技术创新+实践育人”三维培养体系,让思政教师在数智时代中成为学生的“摆渡人”,让技术服务于日常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启智润心的作用。(通讯员:李艺博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