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工作坊(济南)春季会在中心校区举办。经济学院院长林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家部委、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期刊社和地方党政机关等20多家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交流。开幕式由经济学院教授张吉鹏主持。

  开幕式上,林平在致辞中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对于发展经济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始终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全面推进贡献力量。举办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工作坊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术交流、统筹战略研究,更有助于聚焦问题所在,为推进二者有机结合、释放领域内经济活力提供全新思路。他表示,经济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工作坊的举办,传承“薛暮桥”经济学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纵深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作了题为“统一大市场下的乡村振兴”的报告。他表示,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规模庞大、向心趋势、集中收缩的特点,由此造成的人口与土地错配将有碍于我国平稳推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共同富裕。他提到,提高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下乡村振兴的未来道路,并据此详细阐述了增加建设用地投放、提高乡村教育水平等相关举措。

  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风云作了题为“乡村振兴实施主体的实践逻辑思考”的报告。她首先从乡村振兴的定义、对象、责任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各方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指出当前以农户、农村为单位推进的乡村振兴方案存在人才、资金、市场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并强调,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全方位规划,改变以一村为单位进行乡村振兴的思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作了题为“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的报告,从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规律特征、重大问题、未来思考四个方面对演讲内容进行阐述。他表示,当前城镇化面临着农民工进退两难、新增城镇人口压力巨大、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等多方面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要聚焦重点,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从而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党组织引领合作与乡村振兴”的报告。他揭示了何谓农业新质生产力,指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包括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和适应新技术的农业经营体制,结合山东省部分乡村的具体实践,对其进行了现实层面的解读,并进一步从集体组织、土地资源、成本收益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发勤作了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粮食贸易格局的演变和重构”的报告。他以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格局等国际时政为问题切入点,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了整体描述,指出时代变局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逐年扩大、进口过于集中、进口结构变动巨大、产品比较优势下降等新的时代特征,强调我国在保持农产品贸易政策稳定性的同时,应重新审视自身在WTO农业谈判中的角色地位。

  在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农村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问题相继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研讨。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工作坊创办于2019年,截至2024年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工作坊在参会人数、专家学术影响力、提交论文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开坊以来的新高度。本届工作坊采用了“线上+线下”的会议模式,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和社会各界学术爱好者约300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