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红,字孔阳,男,1964年5月生于山东济宁,人文艺术学院教授。现任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研究所所长。
【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cdeo标签。
1
“一日七迹”之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啦!
2
“一日七迹”之二
昨天是大年初一,理当是贺岁啦。今天我们应算是正式展开范正红先生“一日七迹”的七种艺术了,愿您赏析。
3
“一日七迹”之三
今天的这首《菩萨蛮》是范先生1990年26岁时畅游江南之后所作。
4
“一日七迹”之四
今天的甲骨四条屏是范先生从其《勤斋甲骨韵稿》年轻时百首自作的甲骨诗作中选录的四首。
5
“一日七迹”之五
篆刻当是范先生最早名世之艺。今天的“赢回安康”系2020年初,应西泠印社之倡,他以艺抗疫的力作。
6
“一日七迹”之六
今天的画《荷之韵》,韵在哪里呢?这幅画舍弃了常人皆不能舍的荷之叶。
7
“一日七迹”之七
本篇之紫砂乃为《燕舞春风》,立春之后,观此壶神清气爽哈。
8
“一日七迹”之八
今天的这一首词《念奴娇》是作者1990年26岁在长江江轮上的兴致之作,由诗词可见艺术家年轻时之豪情满怀。
9
“一日七迹”之九
大家都知道范正红先生弱冠之时即以篆刻艺术声名齐鲁,并不知他始终是诸艺兼修的。
10
“一日七迹”之十
本篇所写诗,原有作者小注曰:约略己巳年左右,作者在校组织一批爱好书法的学生数十人,成立了课外书法学习
11
“一日七迹”之十一
今天这首《鹊踏枝 • 梦凉州》是这样来的:1989 年时,艺术家岁间有梦,似入唐人边塞诗境,醒来吟之。
12
“一日七迹”之十二
《集甲骨文作古风》诗当是范正红先生20岁时所作,书法是其23岁时的作品。
13
“一日七迹”之十三
草书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范正红先生23岁时的作品,显见与20岁时大不相同,突出表现出孙过庭《书
14
“一日七迹”之十四
范正红先生年轻时所书“石鼓文”是很少能看到的,这里的四条屏就显得太难得了。
15
“一日七迹”之十五
今天的《甲骨对联》系范先生20岁所作,其用笔稳健,已颇见气象,水平也已不让众多甲骨书家。
16
“一日七迹”之十六
看到《安得倚天剑》这一范正红先生20岁的篆刻作品,让人回忆起了当年梦想仗剑走天涯的豪情满怀。
17
“一日七迹”之十七
临金文《集征作父簋》《伯鱼簋》是范正红先生26岁时的作品。
18
“一日七迹”之十八
今天的画作,是取自范正红先生年轻时的一件册页,这是他创作时心境的自我写照,上面的题诗可谓珠联璧合,对
19
“一日七迹”之十九
本日之书法、绘画均为范先生1990年的作品。
20
“一日七迹”之二十
今日之紫砂乃为甲骨文“游车遣秋兴,饮酒逐春风”,让我想起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1
“一日七迹”之二十一
今日诗是大约二十年前雨后咏金鸡岭诗句,金鸡岭是山东财经大学内的一座山,由此诗句读出了诗人的心扉,及对
22
“一日七迹”之二十二
一千六百余年前曲水流觞的雅集成就了兰亭千古美名,范正红的这首诗系绍兴等方面相邀书法家重现曲水流觞时的
23
“一日七迹”之二十三
今天的诗是范先生曲水流觞即兴之作的第二首,酒觞多有眷顾,再次停留于范先生跟前,即有此诗。
24
“一日七迹”之二十四
篆刻“怀沙”已显露出范先生自身的艺术品质和风貌了。国画《江帆川行》也见其笔墨的自如与活脱。
25
“一日七迹”之二十五
今日之行草书《范正红读帖札记》是其读帖心得的册页手迹。可见范先生三十岁左右时对于读帖临帖用功之深。
26
“一日七迹”之二十六
范正红先生在东吴末帝孙皓甘露二年砖有跋文曰:“概甘露之意,历代君王多有青睐,研之系年,以此为号者五
27
“一日七迹”之二十七
范先生今日之篆刻《化腐朽为神奇》是其1989年25岁时的作品,已然见其造化之功。
28
“一日七迹”之二十八
今日之紫砂为“八大双鸟”,朱耷之花鸟均白眼向天,自古至今临之者众,但范先生能在紫砂上借八大之形呈现己
29
“一日七迹”之二十九
本篇绝句乃是1990年教师节时,范正红先生观宋人手札后有感而发。
30
“一日七迹”之三十
本篇的诗词是国画《咏梅》里面的题诗。就如诗文中所说:经春曾几度?老树著新花。
31
“一日七迹”之三十一
范先生居泉城数年,却没有登过千佛山。一日,朋友邀至山顶近处就餐,终于登上巅顶,晴空之下,举目北望,兴
32
“一日七迹”之三十二
今日的国画《江渚莎鸡》与上篇的《回目向清秋》均显八大笔意,但又有范先生自己的体悟。
33
“一日七迹”之三十三
今日范先生的诗词《童年》依然是一首他年轻时以甲骨文作的诗。
34
“一日七迹”之三十四
本日之扇面是范先生1999年的作品,由此可见范先生化古之功力,今日诗词还是早年以甲骨文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35
“一日七迹”之三十五
本日之诗是范先生儿时留下的居家不远处穿城而过的老运河景象。
36
“一日七迹”之三十六
今日的诗原是范先生年轻时写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写甲骨文唐诗、宋词是几乎凑不齐字的,那只有以甲骨文自己作
37
“一日七迹”之三十七
本篇诗词为范先生1990年春游所感作古风。可见其不受限制而逐古雅之境的心态。本日之紫砂“秋丰和声”,在紫
38
“一日七迹”之三十八
本篇之诗词乃为“拟敦煌曲子词”,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39
“一日七迹”之三十九
本日之国画为《蓑翁独钓》,创作于2001年,范先生那时尚处年青之时,笔墨颇得古意、画面简远,具蓑翁独钓之
40
“一日七迹”之四十
今日之诗词与书法乃为同一篇,内容《颜真卿》。从古至今多有论书诗篇。更有许多《论述绝句一百首》等,对古
41
“一日七迹”之四十一
本日范先生的诗词是对元代大书法家康里巎巎书法艺术的评价。
42
“一日七迹”之四十二
今日的诗词是写作者儿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大闸口》,内有一句:“白浪闸开启,奔腾鲫鲤欢。”
43
“一日七迹”之四十三
本篇之《西周裘卫盉》有五篇题跋,分别写于2016年由夏到冬,从裘卫盉的字数、出土地点、出土年代、释文、现
44
“一日七迹”之四十四
今日之紫砂为一松鼠,范先生作画多为山水,再为梅竹虫,鱼时而有之,走兽则基本不涉及,紫砂之上以刀代
45
“一日七迹”之四十五
今日之《赏云论山》图为设色纸本,是范先生的设色精品,笔墨淋漓之际,无论构图及手法,都是自家气派,仰
46
“一日七迹”之四十六
今日之诗词《题沧浪扁舟图》与书法乃是一篇,创作于2016年。
47
“一日七迹”之四十七
今日之印章乃为范先生1996年所作,边款曰:“余制印二十余年,知欲得其妙皆在精微之处;工细之作当如此,粗
48
“一日七迹”之四十八
本日之《邹城峄山镇北龙河村东汉祠堂记》刻石,乃为2013年新出的刻石,出自宋人墓中
49
“一日七迹”之四十九
今日之国画《高士论苍嶙》颇有意境,把画眼位置留在了左上方,给人感觉辽远空旷
50
“一日七迹”之五十
范正红先生年轻时曾临习了大量古人名家之作,使其从很早就对笔墨的效果有了深刻的理解。
51
“一日七迹”之五十一
今日之写生作品《太行山盖楼泉山势》,是范先生带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出去写生时在太行山对景实写创
52
“一日七迹”之五十二
范先生的写生作品都是不打粉本之稿,胸有成竹以毛笔直接在宣纸上进行,且从不涂改。
53
“一日七迹”之五十三
今日之篆刻“鹿鸣”是范先生很喜欢用的一枚引首印章,在他的书法、题跋上用的较多。
54
“一日七迹”之五十四
今日之书法为临金文《车作父丁卣》铭文。
55
“一日七迹”之五十五
今日之篆刻乃为1997年所作“晏子使楚”,边款曰:“晏子使楚不辱使命,人中之杰也。”
56
“一日七迹”之五十六
今日之书法为楷书自作词《永遇乐·山印草堂》。此篇是其书斋北窗所望窗外葱郁龟山有感而作之诗,也是其人生感
57
“一日七迹”之五十七
“微风送晚舟,春水澄清晖。感事渺茫茫,渔叟持竿归。”也许范先生前世是一位隐遁林间的渔叟,他的诗文
58
“一日七迹”之五十八
本篇之拓片《水牛山刻经“问云”拓片》题跋中记载:“问云”二字乃为范先生手拓也。文人之爱好极雅致,此
59
“一日七迹”之五十九
今天的诗《怡然春归》是一首范先生早年的甲骨文诗,虽是旧作于今却正应景致。
60
“一日七迹”之六十
今天的诗依然是一首用甲骨文写的绝句,国画《九仙山烟云》山石隽逸,云气弥漫之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60
“一日七迹”之六十一
本日之书法乃为范先生2018年所写行书司空曙诗《江村即事》,范先生此书已入境,写的潇洒肆意。
62
“一日七迹”之六十二
这几日之国画写生作品均为日照五连九仙山写景,作者感其秀美,正遇天气清丽
63
“一日七迹”之六十三
今日之绘瓷《高士图》是范先生的绘瓷精品,在瓷瓶之上显示出动人的色彩和笔墨皴法,与画在纸上不同,意蕴也
64
“一日七迹”之六十四
日草书,创作于2018年,从范先生的年少时作品一路看过来,感受到了一位艺术家从年少时的高起点,到中年的沉
65
“一日七迹”之六十五
今日篆刻"旱天雷"词意显见取自广东音乐亦预示吉样。
66
“一日七迹”之六十六
本日国画《顺帆高远》作于2012年,从笔墨看深受传统之影响,但是其构思经营皆有自家意韵
67
“一日七迹”之六十七
今日之诗词为一首临江所作的五言绝句。读罢自当有一种漫妙画境之感,正如苏东坡言王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
68
“一日七迹”之六十八
今日之绘画为《携童观山去》,是范先生创作于2013年的作品,由画引人入境,可见作者创作时心态。
69
“一日七迹”之六十九
今日之篆刻为“一瓢饮”。孔子有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70
“一日七迹”之七十
今日之篆刻“通会之际”创作于2009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唐代孙过庭《书谱》的名句。
71
“一日七迹”之七十一
今日之篆刻为“长发其祥”,源自《诗·商颂》,曰:“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意为长颂吉祥,范先生借此吉语祈
72
“一日七迹”之七十二
《庄子·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人能成作为者,皆不受功名利禄所累,而初心所
73
“一日七迹”之七十三
今日之绘画创作于2014年,乃为范先生山水画之精品,图取倪瓒景致。
74
“一日七迹”之七十四
今日之篆刻“殷其雷”出自诗经《殷其雷》,创作于2013年。
75
“一日七迹”之七十五
今日篆刻乃为“其翼若垂天之云”,语出《庄子·逍遥游》,范先生刻印很早即着力于古玺印,数十年以贯之
76
“一日七迹”之七十六
今日山水出范先生贵州写生之际,于苗岭深寨购得土纸所作,自与往常效果稍有异处,此画瀑布却由前山掩映些
77
“一日七迹”之七十七
今天的书法是范先生朱砂写在靛青纸上的甲骨对联,古雅而抢目。
78
“一日七迹”之七十八
今天的篆刻“果蠃之实”出自《诗经·东山》篇,本篇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此印取法古玺而呈自我面目。
79
“一日七迹”之七十九
今日之瓷绘《菊》有老缶之风,同以金石之气运之。可与今天的紫砂《双飞蝶》一起来欣赏,可见其风貌。
80
“一日七迹”之八十
今之篆刻:“饮之太和”,乃取法古玺之作,范先生数十年古玺创作其用字,布局,线条皆显自己的语言。
81
“一日七迹”之八十一
今日之诗词为一首五言绝句《西泠眺观》,此为范先生多年前在“西泠印社”春季雅集、孤山之上观西湖美景所
82
“一日七迹”之八十二
本日之篆刻乃为“明以德”,《礼记·大学》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范先生执教三十余年,可谓深谙“大
83
“一日七迹”之八十三
今日之篆刻乃为“修辞立其诚”。语出《易经· 乾》之“文言”篇。
84
“一日七迹”之八十四
本日之诗词是范先生在拜谒辛弃疾祠堂之后所发感慨。辛弃疾曾仅率数骑,闯入数万人金军大营,斩杀叛徒而归,
85
“一日七迹”之八十五
今日之绘画《高居深隐山色里》让人眼前一亮,细观之既有水墨氤氲,又像抽象表现主义的肆意空间。
86
“一日七迹”之八十六
今日书法点画狼藉、酣畅之致,不主常故自成风貌而绝无俗态。
87
“一日七迹”之八十七
今日之绘画《春来何妙境》是水墨在纸上的游动,色与墨交融,在宣纸上呈现出仙境一般的效果,钓叟乘着一叶孤
88
“一日七迹”之八十八
这几日之绘画均是范先生2017年创作的作品,此时的作品已入画境,每每观之,都有飘飘然入仙境之感,这正是中
89
“一日七迹”之八十九
今日之书法《伯鱼簋铭》录其铭文为:“白鱼乍宝尊彝”。
90
“一日七迹”之九十
今日之篆刻《宜其室家》,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其语境原为于家和顺美满之意,范先生在此以作吉语印。
91
“一日七迹”之九十一
今日之篆刻《如鱼得水》边款曰 “以古玺之式而行吾法也” 。
92
“一日七迹”之九十二
今日之紫砂《岁寒三友》是一件精品,“松竹梅”之表现运刀如笔,布局得当、构图和谐,范先生的花鸟同样精
93
“一日七迹”之九十三
今日之篆刻“千金买骨”创作于2014年,由边款可知出自《战国策》,意为重视人才,求贤若渴。
94
“一日七迹”之九十四
今日之诗词是一首《满江红》,系作者在呼伦贝尔的慨叹,“净怀荡,贝尔旷 。呼伦谧 ,圆蟾亮 。
95
“一日七迹”之九十五
今日“诗词”《永遇乐·兰亭》是范先生多年前参加三月三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感怀。
96
“一日七迹”之九十六
今日之“诗词”《永遇乐 · 山印草堂》系范先生十余年前以“山印草堂”颜其新斋临窗而发。
97
“一日七迹”之九十七
今日之篆刻《水能曲达》,出自《老子》:“水利万物而不争”,故能曲达。
98
“一日七迹”之九十八
今日《战国陶文三品》题跋,范先生对拓片出处、文字考证、比对均有专业的论述,可见其对古文字的研究。
99
“一日七迹”之九十九
今日之国画《墨梅》以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之意写之。
100
“一日七迹”之一百
范正红先生的“一日七迹”,按照最初的设定,持续了100期。今天即是收尾了,在此感谢大家的陪伴!
最美政协人推宣人选范正红:方寸之间天地正
范正红: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政协书画院成员,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印社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被省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评为“齐鲁文化名家”。
【详细】
著名书法家范正红:篆刻要根植于传统
访山东印社社长范正红
范正红 · 我和大众日报的故事
范正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