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西南部,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东西最长76公里,南北最宽36公里),辖7个镇、8个街道、1033个村庄、113.4万人口;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3年,我市位居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第18位,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9位,被确定为全省率先发展为大城市的9个县级市之首。

“即墨自古民风淳朴,世俗友和, 节庆繁多。经历史陶冶,时至今日盛世,迷信陋俗多被抛弃,民俗风情与开放新风相融汇,使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陶冶情操的一种特有方式。元宵节踩街、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马山文化旅游山会、天井山庙会、东京山庙会、即墨柳腔、即墨九狮图、即墨大鼓、即墨秧歌等等

公路:地处山东半岛重要交通枢纽,扼青岛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处于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山东半岛1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港口:拥有鳌山、女岛2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距青岛港70公里,青岛港是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铁路:胶济、蓝烟2条铁路贯穿全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青荣城际铁路;机场: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国际机场已开通定期航线108条。

即墨老酒:清代称为“老干榨”,亦称“黄酒”。1932年,即墨有黄酒作坊500余家,年产量50万公斤;即墨镶边:“即墨镶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综合运用各种工艺和针法,经过镶拼,把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虚实照应,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色泽清秀,有强烈浮雕感,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要求;虎头鞋 虎头帽:流传于移风店镇大沽河畔的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等手工艺品年代久远。经过多年的演变,这些工艺品在用材上、颜色上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其古朴、原始的本色保留了下来。。。。

即墨”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是“胶东之花”--柳腔的故乡;有与威海卫、天津卫齐名的鳌山古卫,与青岛浮山所并称于世的明朝雄崖古所,以及汉代皋虞古城、清代金口古港等众多历史遗迹;即墨古县衙是山东省唯一现存三堂老县衙;田横祭海节、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岛”之说。

水煎包:又称炉包,系即墨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据传,明朝初期,胡姓兄弟3人由河南省洛阳迁至即墨城南定居,一面开荒种田,一面于县城墨水河沙滩上搭棚做水煎包生意。至清末,水煎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形成地方风味食品;麻片:一种酥类点心,系即墨城私营茶食店“馥郁斋”的传统产品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利民食品厂恢复了这一传统茶点的生产。该产品以面粉、花生油、白糖、芝麻为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