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70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学校历史

办学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4月,迁回济南。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教育教学

办学条件完备

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约258.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1.05万平方米。设有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6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2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山东省国际合作基金等58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建筑面积64334平方米,馆藏纸质书刊449.72万册、电子图书912.94万册、数据库198个。

学科门类齐全

现有21个学院(部),89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其中2个学科入选“高峰计划”建设项目。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等次,为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24个学科上榜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6个学科居省内第1,8个学科列省属高校第1。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连续5年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1,2019年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0位。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

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先后分别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中国百强小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历山学院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已培养13届毕业生16600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教学成果丰硕

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0余项。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等荣誉称号。获批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经验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

教师教育特色鲜明

坚守师范教育特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是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牵头单位。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

育人质量过硬

建校以来,培养50余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挂靠学校;学校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理论宣教基地、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1个党支部入选首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近年来,学校三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26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及先进集体奖,连续三届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并获得一等奖多项。连续7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连续五届获得残奥会冠军,连续14次获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等全国赛事冠军。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精良

现有14名双聘院士。49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工程);2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人6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5人10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学校领导连续五届当选山东省委委员。42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其中4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6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1人次入选齐鲁文化名家、齐鲁文化英才、省杰青等人才项目。49人次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称号。

科学研究

科研实力雄厚

“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等项目859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1项,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合作交流

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首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单位,山东省首批“因公出国审批下沉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在韩国、肯尼亚、美国、巴西、沙特、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建设7所孔子学院(含1所独立孔子课堂),获“孔子学院中方先进合作机构”称号。

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借力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话题1请简要谈谈学校的办学特色。

  山东师范大学始建于1950年,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了山东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52年,有“南齐北燕”之称的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学校实力和学科专业布局日趋完善。1955年,被批准为首批研究生招生单位。1981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高校,并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同年11月,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8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被批准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12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山东师大人尊贤尚功、奋发有为,胸怀理想、砥砺耕耘,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历经70余年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创新,学校办学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类型齐全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了从培养学士到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山东省同时拥有这两个体系的唯一一所高校,有“山东教学名师半数出自山师”的美誉。二是基础学科实力厚实。学校文理并重、各有所长。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医学、军事学和农学除外),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7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培育)行列,其中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行列,教育学、物理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4个学科入围“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音乐与舞蹈学入围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中,24个学科参评,其中有13个学科进入B及以上等次,B+等次和B等次数量均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2021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21 Tables)中国内地高校第42位,全国师范高校第3位,山东省高校第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山东师范大学位列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4位。山东师范大学位列2016-2020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4位;在2016-2020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山东师范大学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40位;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山东师范大学位列第87位。三是齐鲁文化研究特色鲜明。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这也是山东省属高校目前唯一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齐鲁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群为支撑,完成了《山东通史》《齐鲁文化世家研究书系》等重要文献史籍编纂及重大课题调研。四是为山东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以山东师范大学为母体,先后孕育派生出聊城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潍坊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浪潮集团1家骨干国有名企,参与扶持了10所省属高校的创建。

  此外,我们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首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单位,是山东省首批“因公出国审批下沉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学校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学校在韩国、肯尼亚、美国、巴西、沙特、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建设7所孔子学院(含1所独立孔子课堂),是全国省属高校和师范院校合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获“孔子学院中方先进合作机构”称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西期间,亲自见证了我校巴西孔子学院的签约仪式。

话题2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加速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咱们学校也入选了省高水平建设大学行列,我们也注意到学校也在进行推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不断对专业进行优化和整合,今年在招生专业设置上有哪些变化?学校今后几年专业发展布局有什么样的整体考虑?

  刚才在前面我们提到了,2020年我们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可以说,山东省赋予我们学校更多的职能,承担着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和学科评估A类学科的使命。

  从人才培养结构上来看,我们在承担本科生培养任务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以保证有更多的科研产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博士带硕士、硕士带本科这样一个本硕博攀登人才培养模式。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省里交给我们“双高”建设任务,从2020年开始,我们在优化我们在校生的数量结构,增加博士、硕士的招生规模,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2111的在校生规模,就是2万本科生、1万硕士生、1千博士生和1千国际学生。

  从专业结构布局上来看,由于学校把教育综合改革和内涵发展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从2016年开始,学校加大了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了更好地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供给,本着为考生和社会负责的原则,将专任教师更好地向专业聚焦,我们忍痛割爱,一次性暂停了20个专业的招生资格,目前这些专业仍然暂停招生,其中2020年学校主动撤销了3个本科专业。2020年我们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专业优化调整,预计将再次停招7个专业。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将按照“321”的布局安排招生专业,即:“3”,30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20个左右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0个左右的交叉学科或服务经济社会急需专业。

  学校2021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与新媒体”“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目前确定招生的有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和网络与新媒体。2021年学校共安排67个专业招生,比2020年减少了1个专业。

话题3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名单,学校17个专业获批立项,其中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学校“双万计划”的申报立项情况?

  双万计划,即教育部“双一流专业”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当年10月公布结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第一批建设工作2019年开始实施。

  2019年年底,汉语言文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地理科学、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应用心理学(非师范)、体育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范)、广播电视编导(非师范)等16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我们有新增教育技术学、美术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师范)、学前教育、日语、新闻学(非师范)、统计学(非师范)、通信工程(非师范)、行政管理(非师范)、舞蹈学(非师范)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汉语言、生物技术、心理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等省一流本科建设点5个,使得我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28个,其中师范类18个、非师范类专业10个。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高函〔2020〕8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我校共有8门课程入选。入选的8门课程包括认知心理学1门线上一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世界现代史、数学分析、电视导演4门线下一流课程,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普通动物学、微生物学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话题4说到山东师范大学,就不得不提师范类专业,那咱们师范类专业招生专业数量和招生计划什么情况,那我们还知道,咱们还有为数不少的非师范类专业,学校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

  2021年学校共安排67个专业招生,其中师范类专业21个,非师范类专业46个,师范类专业占比31%,但作为综合性师范大学,为了彰显我们的教师教育特色,在招生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做大做强师范类教育,做优做精非师范类教育”,努力实现师范非师范均衡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与省内同类院校师范生计划占比、学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学校确定2021年师范生招生计划占比55%。师范生规模为3400人,每个师范专业平均招生160人。

  为了错位发展,提升非师范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实施小班化教学,每个非师范专业招生人数安排30—45人,可结合培养质量、专业发展水平及建设需要等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专业计划设置的灵活性,维持专业计划设置的良性循环,切实提升非师范类专业培养质量。

话题5前面咱们主要谈了学校的专业情况,我们知道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学校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山师是一个“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高校,涵盖十大学科门类。那么,在这众多的专业中,有哪些是咱们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医学、军事学和农学除外),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

  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物理学,其中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学省内唯一入选学科)。化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入学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中,24个学科参评,其中有13个学科进入B及以上等次,B+等次和B等次数量均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

  2020年山东省开展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立项建设,我校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共有7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培育)行列,其中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行列,教育学、物理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4个学科入围“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音乐与舞蹈学入围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有本科专业89个,其中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8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

话题6贵校在学生培养和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着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实践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实施“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联合培养。我们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在金融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另外,我们目前也在积极开展国(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立足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是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2020年已经在具有博士授权的学科可在本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推免生中选拔本硕博连读研究生。着力在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上下功夫。着力在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取向,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关注学术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健全实践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学校建立以品德素养提升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课内外与校内外有效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融合与贯通。

  四是4+2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推行“4+2”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师范类专业学习。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

确定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