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

枣庄学院是一所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景秀美、素有“鲁南明珠”美称的山东省枣庄市。其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枣庄学院。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铨先生为名誉校长。

学校始终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主线,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服务地方、特色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学校目前占地1142亩,校舍面积41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城校区占地18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实验教学中心20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44.7万册,电子图书197万册,电子期刊45213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9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教授、副教授360余人,博士270余人。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等10余人,山东省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现设有教学院(部)23个,普通本科专业60个,专科专业38个,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其中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精品课程23门,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培育专业(群)2个,自筹专业(群)1个。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近几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2015-2018年有192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总体考取率达到38.17%,其中578人考取中国科学院、985和211院校研究生,占考取人数的30.10%。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3.2%、93.4%、95.3%,就业率持续上升,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进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被列为教育部第一批30所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之一、教育部首批41所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之一。2018年11月学校承办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签署《产教融合全面改革试验学校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受到教育部、教育厅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山东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称号。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建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及各类省级以上教学、实验、科研平台15个。学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聊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共280余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和专项课题1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SCI、EI、CSSCI收录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7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110余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5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地厅以上科研奖励220余项。

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建有11个校级或校企共建科研机构,搭建了枣庄市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太赫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等服务地方的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连锁改造工程项目,加入山东省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为理事单位,为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5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换等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世界语教学与研究为载体,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合建设了世界展陈面积最大、亚洲唯一的世界语博物馆,搭建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学校国际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全国优秀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中国世界语运动突出贡献单位”“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本科院校”等荣誉称号。

话题1请问枣庄学院是什么性质的学校,是公办学校吗?

        枣庄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属公办院校。 

话题2请介绍一下贵校的录取原则?

        提档比例: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招生考试院有关规定比例提档。

        (一)文理科专业录取原则:

        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进档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投档成绩相同时,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优先录取位次高者;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优先录取位次高者。

        (二)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本省专业统考并且成绩合格。

        考生进档后,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750/100×70%+文化成绩×30%)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

        (三)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山东省内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使用山东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的专业,进档考生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750/300×70%+文化成绩×30%)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使用山东省文学编导类专业统考成绩,进档考生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750/300×30%+文化成绩×70%)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音乐学专业:使用音乐类联考(济南大学平台)专业成绩,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舞蹈学专业:使用舞蹈类联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平台)专业成绩,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舞蹈表演(健美操方向):使用舞蹈类专业联考(山东体育学院平台)专业成绩,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音乐教育(专科)专业:认同所有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本科专业的合格成绩。考生进档后,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文化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投档位次择优录取。

        2.山东省外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使用生源省份相关专业统考(联考)成绩,考生进档后,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者。

        (四)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在完成全部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录取之后,将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如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五)山东省属公费师范生专业录取原则按照上述对应的科类录取原则执行。

话题3如何及时了解贵校的招生信息?

        枣庄学院招生信息网(http://zsb.uzz.edu.cn)是我校招生信息发布的官方网站,分为招生政策、报考指南、录取信息、信息动态等板块,考生可以在相关主题下了解我校招生信息。

话题4关于入校后申请转专业的问题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为学生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详细规定请登录枣庄学院教务处网站,查看《枣庄学院普通全日制学生转专业管理暂行办法》。

话题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吗?贵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入学前凭新生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地的县(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凭贷款受理证明来学校报到。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各项单项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的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省政府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学校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等完善的资助体系,通过开展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校内无息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学生补助、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求职补贴、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帮扶措施,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话题6贵校学生是否有出国学习机会?

        有。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与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50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换等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世界语教学与研究为载体,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合建设了世界展陈面积最大、亚洲唯一的世界语博物馆,搭建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我校国际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话题7请问贵校专科学生有专升本机会吗?

        有。我校是专升本生源学校及报考院校,符合山东省专升本报考条件的专科生毕业前可以报考我校或外校的普通本科专业。具体招生规定由山东省教育厅根据当年情况制定。2019年,我校专升本升学率为33%。

话题8贵校考研情况怎么样?

        我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2018年有192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总体考取率达到38.17%,其中578人考取中国科学院、985和211院校研究生,占考取人数的30.10%。

话题9贵校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近年来,我校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定期组织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与上海、深圳、青岛等大中城市的许多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居全省前列。我校毕业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企业、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2018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7.7%,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话题10请介绍一下贵校的学费标准

        经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和教育厅批准,我校自2017年起实行学分制收费(校企合作专业除外),各专业年平均学费分别为:1.普通文理科专业:4300元至5000元;2.普通艺术类专业:8800元。实行学分制收费的专业按照学分制收费标准、专业类别和实际修读学分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2019级校企合作类专业学费为8800至9600元/学年。

        各专业具体学费金额详见报考指南。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

确定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