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校园绿化覆盖率59.7%。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12年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被列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2018年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3万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9人,高级职称教师951人,获得博士学位987人。学校拥有双聘两院院士4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1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人、山东智库高端人才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人才培育计划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7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60人。

  学校自十五以来共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水产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与培训基地)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与基地)2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18个。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1978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在作物育种、生物农药、动物繁育、根茎类作物生产装备与种业生产装备研究、动漫艺术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518项,省部级课题901项,科研经费达99744万元;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0个,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4个,登记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31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3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十二五”以来,70余项技术和品种被山东省和青岛市确定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42项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累积成果转让资金达2091多万元, 学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面向全国开展合作社高级人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政策咨询等工作。与36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设16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在2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年承担社会服务项目500余项,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评估优秀高校、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优秀文化、大学精神、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教育领航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微电影节”“国旗护卫队”等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2017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校园”“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

  学校深入贯彻国际化办学理念,紧密围绕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师生服务的中心任务,扩大国际朋友圈,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成立了QAU-UBC城市林业研究院、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并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通过互派访问学者、交流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升级合作领域,紧抓重点项目、突破关键环节,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青岛农业大学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和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阔步迈进!(2019年4月)

话题1简单介绍下青岛农业大学的相关情况。

        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政府举办的公立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大学和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大学。学校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青岛,所在城阳区环境宜人,交通发达,是青岛市经济最活跃的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区位优势。 学校前身莱阳农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入驻青岛市。学校总占地395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8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34 亿元,校园绿化覆盖率59.7%。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以“体细胞克隆牛”等为代表的大批重要成果。拥有双聘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近100人。

话题22019年招生计划设置和生源范围分布情况?

        2019年我校面向全国29省(市、区)安排普通本科计划7380人,涵盖定向培养本科、艺术类本科、普通本科、校企合作本科。本科省内招生6473人,省外907人。

话题3学校招生今年有哪些主要的变化?学校今年还招收专科生吗?

        今年我校取消专科招生计划,春季高考也继续停招。学校新增一个马业科学专业,计划招收70人;同时依托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了财富管理方向,这个专业方向属于校企合作办学,计划招生70人。

        学校2019年继续招收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101人,包含动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定向就业地市由去年12个扩展到16个地市。

话题4学校今年新增马业科学专业,详细介绍下这个专业的学习及就业情况

        青岛农业大学“马业科学”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批准的我国首个马产业领域的新专业(专业代码:090305T),开辟了马业教育的先河。青岛农业大学于2010年开始设立马业科学本科专业方向,成为国内第一个开设该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专门培养马产业领域的急需人才,马专业自设立以来受到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至2018年9月该专业方向已累计招收马科学专业方向学生9届共375人,培养了5届毕业生142人。期中有6名同学荣获阿联酋达利集团迪拜马科学奖学金,每人奖金1.5万元。8名同学出国留学,6名同学考取美国莫瑞州立大学、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等国外马专业研究生。

        学校先后成立了“青岛农业大学马术协会”、“青岛农业大学马术礼仪队”、“青岛农业大学马球队”等大学生社团组织,马业科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入,展示骑士风采。

        培养特色:

        (1)开辟了国际化教学新模式。马业科学专业方向是国际化特色专业,为了对接国际先进的马业教育和培养模式,我们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是引进Kathrine和Shea两位国外马学专家为我校特聘教授,每年给学生上6门全英文课程;二是引进国外英文教材和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三是鼓励老师走出去,先后派出3位教师到英美国家进行马业科学知识学习;四是聘用国内工作的外国专家和著名教授担任相应的课程,中教和外教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与国际接轨,探讨出可行的教学新模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建立了适应以运动为主的现代马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了三个1:1和一个“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理论课程学时数和实践学习时数1:1,课程教学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1:1,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比例1:1,在校学习和离校实习时间3:1。探讨出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3)突出实践教学,创立现代化教学实验室 首次创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认可。

        (4)开创国内马业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先河:国内高等教育史上,由教育部首次批准马业科学专业作为正式的本科专业在青岛农业大学率先开展。表明我校马业科学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有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得到了社会承认。

        毕业生毕业去向主要有马场(俱乐部)管理、马科学技术研发与应用、马领域商业开发、马术运动管理、赛事运营与管理、行业组织、新闻媒体、马领域职业培训教育等有关马业科学领域内的相关工作。目前已毕业的马业科学方向的学生,工作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马产业相关领域,多数身居要职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领域也十分广泛。如,在马场(俱乐部)从事与马的繁育、饲养有关的职业;从事训马师、骑师、马调教师、蹄铁师、马术运动教练员、裁判员、赛事组织运营者等;从事与交易、拍卖、竞技体育有关的职业;或者是从事与马业相关的研究、培训、商贸服务,以及在与马术相关的杂志等媒体工作等;也有部分学生选择深造、读研或出国留学。

话题5详细介绍一下学校的公费农科生

        从去年开始山东省首次在省内农业类院校招收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今年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我校继续招收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包含动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定向就业地市由去年12个扩展到16个地市。增加了青岛、枣庄、聊城、临沂4个地市,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增加青岛地区的9个计划,动物科学1人,农业资源与环境2人,农学6人,估计竞争会比较激烈。

        根据规定,公费农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助。优秀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评选。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生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考生成绩须达到我省首次划定的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提前批录取,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对考生设置1个首次高校志愿、1个征集高校志愿及高校服从调剂志愿。每个高校内设置17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可以调剂到报考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选择高校服从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调剂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

        报考公费农科生须承诺,毕业后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不少于5年,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纳入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对于公费农技生,我们将会单独编班培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话题6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有哪些?

        农科类相关专业办学优势突出,尤其是在生物新品种研发、农业现代装备、物联网农业、海洋农业、数字传媒等领域优势和特色明显,考研率高,社会需求量也大,但受传统的社会偏见影响,录取线相对偏低。而经济类和工程类相关专业相对较热,录取分数较高

话题7学校今年本科招生有哪些校企合作或中外合作项目?毕业证是否跟普通文理考生一样?

        我校今年取消了中外合作专科计划,校企合作项目继续招生。校企企合作办学专业具有独特的培养和就业优势,我校共有11个专业方向,计划970人。合作企业为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南俊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办学特点:

        ①国家统招计划,本科二批单独设置院校代码。

        ②办学成本高,经费投入大。相关专业方向是根据市场需求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造和嫁接;校内师资配备、设施配备及企业优质资源利用等比一般本科专业均有更高要求,因此,学费标准高于一般本科专业,但低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专业。

        ③专业人才短缺,享受政府支持。相关专业方向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相关产业高效环保,人才缺口大。因此,该办学项目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政策、经费的大力支持。

        ④学习针对性更强,就业前景更好。培养方式是对准市场拓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行业促就业。学生在就业前可在企业顶岗实训,由一线工程师现场指导,毕业生就业优势更为突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呈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话题8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及就业、考研情况?

        校拥有全省高校活动规模最大的室内就业市场。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学校设立省高校毕业生综合类就业市场,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学校设立中国青岛人力资源市场分市场;建立了专门的就业网站,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多种服务,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比全国高校平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在近两年省人事厅公布的省属高校本科生年度就业率排名中学校分别列第5名和第4名。应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总体比率最高记录为40.8%,目前生物类、农科及相关专业一般为40%以上,其他专业平均在20%以上。

        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去向:考取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选调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服务西部、参军;各类企业;自主创业等。

话题9学校的录取规则及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9年,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提前批录取,学校在投档考生中,按“分数优先”原则,依次遵照考生专业志愿(专业+定向就业市)顺序录取。

        夏季高考文史和理工类。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即:在各省份投档后,学校均分文理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艺术类专业:实行综合成绩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学校分文理按照考生综合成绩优先原则,依次遵照考生专业志愿录取,综合分数相同的,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实行其它投档方式的省份,学校按省考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遵照专业志愿顺序录取,专业课成绩相同的,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

        今年是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届,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选择专业服从调剂,我校有71个普通文理专业,而考生志愿表只能选择6个专业,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在录取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退档的可能。录取后如对录取专业不适应或者不爱好,学校还提供了选读双专业、双学位的机会,大一下学期还可以根据条件提出转专业申请。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我校专业志愿时,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结合我校往年各专业录取最低分综合考虑,2018年,我校在省内本科录取位次为,普通本科文科2.2万名;理科12.1万名;校企合作办学本科文科3.3万名,理科14.2万名。2018年普通本科、校企合作本科录取位次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近三年来录取分数情况都可在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http://zsw.qau.edu.cn/。

分享到关闭

分享按钮不再出现?

确定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