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旅游 >旅游资讯>正文

正月里来闹元宵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来源:新浪博客2013年2月17日【评论0条】字号:T|T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岁末除夕,在千家万户红灯春联的映照下娓娓然而去;在13亿人民热气腾腾的团年酒宴中醺醺然而去;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欢歌曼舞的电视机前依依然而去。新年元日,在漫天的烟花爆竹声中欣欣然而来;在响彻五洲四海的新年钟声里施施然而来;在华夏各族人民的祈福声中昂昂然而来。这就是“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的过年,这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了几千年的过新年,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的过大年!然而,真正把辞旧迎新的年味扮得最浓烈、最热闹的,把华夏民族辞旧迎新的心意表达得最酣畅淋漓的,却是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新年的第一个民俗大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中的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气氛,生动、形象、传神地烘托到了极致。且看,隋炀帝曾以皇帝之尊,挥笔描绘“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盛赞元宵节的彩灯焰火和钟鸣之热闹。唐朝诗人苏道味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逐层描绘出唐代元宵夜火树银花、观者如潮,长安城夜不宵禁的盛况。宋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写出了“火树银花不夜天”、“宝马雕车香满路”的视觉和嗅觉盛况,写出了“笑语盈盈、凤箫声动”的美妙听觉效果,更写出了元宵夜男女情恋渴盼相见而不得见的内心世界。

  元宵之元,乃为始,即开始。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又称为元夕,是新年中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新年第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并要合家团聚,共吃元宵,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同庆佳节。

  有说元宵来历与神话有关。相传古时天上有只神鸟在正月之初被人间射猎烹食,天帝大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夜到人间纵火烧毁人类,以报食鸟之仇。人类闻讯惶惶不可终日。忽有一老者说,我们从十四日起一连三天即家家户户挂灯笼,点鞭炮,放烟火,天帝看到人间满地烟花,认为已经失火,便不会来纵天火焚烧了。果然,自正月十四夜始,天兵看到人间烟火遍地,急报人间失火。天帝因此取消了焚毁人类的行动。人们为庆祝此事,乃于每年正月十五夜普遍点灯笼、放烟火,以此成俗。

  有说元宵来历与历史有关。相传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惠帝生性懦弱,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逐渐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逝,吕氏宗亲惶惶不安,遂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相聚秘谋作乱。齐王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即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相商,设计解除了吕禄的兵权,终于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并拥立刘邦二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至汉武帝时,又将“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也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有说元宵来历与宗教有关。《岁时杂记》载,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另一说,元宵是古印度的摩喝陀国为了国教——佛教而专门设立的节日。在那里,每逢正月十五日是参佛的吉日良辰,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传说中国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闻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传统,就命这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要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有说元宵来历与民俗有关。传说元宵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正月新春的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载歌载舞,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此俗曾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据考,元宵的节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汉代只有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唐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赏灯也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为庆元宵节,还制作出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一到夜晚,满城火树银花,人如潮涌,十分热闹。有文字记载,唐朝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 唐代诗人张悦曾诗赞元宵:“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至宋代,元宵节期已达五天,都市元宵夜的彩灯和焰火更加绚烂多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烟花密如星雨,灯市更为壮观。《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开封)宫廷扎做灯山,有普贤、文殊佛骑狮子、白象等灯。范成大有诗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今之走马灯。宋朝元宵节还兴起了猜灯谜活动,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者可获奖励。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到明代,元宵节期更长,京都中自正月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明代的元宵节白昼为庙会、集市,杂耍百戏热闹非凡,夜间则燃灯放花,亮如白昼,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把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渲染到了高潮。明代正月初八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人们观灯、赏灯正是在元宵节的“正灯”之夜。最末一天叫“残灯”或“阑灯”。也有谓“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中,为游魂照路使其脱离鬼域。以此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至清代,满族人无过元宵的节庆之俗,所以入主中原后,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异常壮观。各地还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锣鼓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又缩短为四到五天,京都中只有三天。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将元宵节写得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我国闹元宵,放花灯的历史文化底蕴深长。据考,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带来的恐惧,常以火把照明,后又将火把演化成灯笼,并将灯笼衍生出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民间还传说,在庭院树立灯笼杆,过年时挂红灯,一为祭祀神灵,因为红灯笼代表姜太公的神位。据传,当年太公姜子牙封神时遍封诸神,唯独忘了封自己,以至没给自己留神位,只好和天老爷一起高居于红灯笼上。所以,人们在除夕挂红灯笼时,总是充满了对神祗的敬意。人们挂红灯的第二种目的在于祈福。红色是令国人喜爱的吉利色彩,有浓烈的象征意义。第三,红色能烘托气氛,点缀生活,所以,人们才在元宵节日中将除夕的红灯笼演化成色彩纷呈、结构精巧、形状特异的各式各样的灯火,再配以喷射着夺目光彩的焰火。

  在民间,有的地区有制作光明灯的传统,即在正月十五,把灯笼放在寺庙中点燃,希冀借助佛法求得一年平安顺利。也有农家于正月十五之夜,在田间立一长竿,挂一盏灯笼“照田蚕”,通过观察火色来预测一年的旱涝,期许丰年。有的地方,民间有正月十五“放天灯”之俗。天灯即孔明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是元宵节,因而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此俗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在天灯上写上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主人希望和光明。又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鼓励读书,让民间都把儿童送入学堂。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即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以象征学生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在闽南,“灯”与“丁”音近,所以灯笼也被闽南人用来做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的精神寄托。

  元宵之夜,男女老幼都要到街市观灯,也叫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避难祈求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妇女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另外,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唯有元宵之夜观灯时节才男女不避。这就为痴男怨女提供了相识相知相交的绝佳时刻。所以,元宵节青年男女以观灯为由而“观人”才是真正的愿望。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皆抒发了这种情意缠绵的浓郁情愫。所以,元宵节又称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与美食有关。过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美食名“浮元子”,后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果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可油炸,亦可蒸食,外形团圆紧密,寓团圆美满之意。在江南,元宵又称汤圆,是南国人们喜欢的民间美食。台湾著名民谣《卖汤圆》即反映了人们喜食汤圆的感情,现早已传播大陆各地。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卖汤圆》歌大为流行。该歌被曾被大陆、港、台多位不同的歌手演绎,并流传海外。

  江城吉林的闹元宵大概始于1673年吉林乌拉城建筑之后。此前,该地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乌拉部地域,地旷人稀,况满族之祖女真是游猎民族,没有元宵等文化传承。自大清吉林水师营和吉林乌拉古城先后在此创建后,中原流民与水兵、工匠不断充实于此,各地商人也纷纷逐利而来,于是,过年与闹元宵等中原文化也开始在江城流传开来。不但扭秧歌、唱杂戏、踩高跷、猜灯谜等文化娱乐活动逐渐兴盛,而且连夜晚扎彩灯,放焰火等工艺也流传于斯,且日臻繁荣。更值得称道的是,江城的开拓者们竟然利用关东酷寒的自然条件,制作出了晶莹剔透的冰灯。《吉林纪事记》载,吉林冰灯“镂八仙、观音等象于薄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真,其巧诚为不可思议”。

  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逢节必过,元宵节闹得更热烈。城镇乡村大秧歌、跑旱船、踩高跷、二人转等活动夜以继日。许多江城百姓利用丰满大坝修建后吉林市拥有不冻江的自然条件,又于元宵夜增加了放河灯活动,使吉林市的元宵之夜更加闹出了特异的风采。改革开放后,吉林市的元宵节成为市委和市政府关注民生、与民同乐和扩大对外知名度,打造美誉度的一大契机。每当元宵到来之际,无论世纪广场、松江中路,还是北山广场,锣鼓喧天,唢呐悠扬,汉族的大秧歌,扭出了火辣辣的关东风情;朝鲜族的长鼓舞,舞出了衣翩翩的民族风采。吉林文庙中年年张挂着无数灯谜,引诱得众多的江城市民扶老携幼前往竞猜。夜幕降临时,大街小巷,彩灯闪烁,城市乡村,灯火辉煌。更有漫天焰火,妆点夜空,看大江浩荡流淌,河灯点点若银河中繁星点点,真不知松花江畔究竟是天河,还是人河。(冰心文学吉林大赛的BLOG)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