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旅游 >新鲜旅攻略>生活剪子巷>正文

齐鲁谚语:口头传承的民间智慧

A-A+2013年6月17日07:01大众网-齐鲁晚报评论

  谚语,作为口头传承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展示着当地的人文风貌。笔者的家乡地处鲁中南,这里东连沂蒙山区,西接水浒故里,北枕齐鲁界河汶水,南邻“文化圣城”曲阜。因而,这里的谚语既蕴含着浓浓的儒家文化气息,又吸纳了些许齐国的简约风情。

  “水瓮穿了裙,出门就淋人”。从前乡村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用大水瓮当储水器具。水瓮是用陶土烧制而成,阴雨天一到,水瓮就“未雨绸缪”,在四周渗出细密的水珠,就好像套了一层灰黑色的裙装,颜色越重,说明雨水来得越快,也下得越大,这时候就不要出远门了。

  “春分东南风,当时就搬兵。”春分一到,气温逐渐升高,风向渐变,由常刮西北风转而常吹东南风,伴随着雨水也日益充沛,并且开始有雷声出现,老百姓称雷声为“雷公搬兵”。

  “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这里的七月节是指七夕节,与立秋节气前后相差无几,这时的天气白日还有几分夏日的余威,而到了夜晚,寒意渐显,需要加盖被褥了。

  “先下牛毛没有雨,后下牛毛不晴天。”夏日,若是天空中先是飘起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那十有八九下不了大雨;而若是大雨过后,细雨如织,则肯定会阴雨连绵,难以放晴。

  “立秋三场雨,麻布褂子起三起”。立秋过后,凉意日重,几场秋雨落下,夹衣就离不了身了。

  “十月一起了西北风,棉袄里面拉硬弓”。阴历的十月一,离冬至不远,当天如果刮起猛烈的西北风,就传递出这个冬天一定十分寒冷的信息。

  耕耙戗扬,秋收冬藏,看似四季轮回,简单重复,于是一些门外汉就轻松地说道:“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干么咱干么!”然而,现实中的农活绝不是依葫芦画瓢,其中还真蕴藏着不少门道和学问呢。“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阴历五月,庄稼需要蹲苗,雨水太勤,秸秆发育快,容易倒伏;而到了六月,天气炎热,农作物疯长,只有隔三岔五地下一场雨,才能苗全苗壮。  “椿树开花,麦子进家”。早先,基本上每家都栽有椿树,端午节前后,米黄色的小花开满枝头,清香四溢,它提醒着人们,麦子成熟了,开镰收割的日子不远了。

  “一麦顶三秋,过晌就难收”。俗话说,抢麦夺秋,小麦成熟后若不及时收割,一场小雨就可能导致麦粒发芽,辛苦多半年的果实就泡汤了;再则,这时节经常下冰雹,冰雹过后,颗粒无收,造成绝产。

  “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这里的“被”是指雪,冬季降过几场大雪,既冻死了麦苗上附着的虫卵,又保护了根系免受寒风的侵袭,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庄稼重了茬,不如戳狗牙”。在同一地块如果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就会严重影响产量。因为相同的作物吸收的养分也一样,上一茬吸收得差不多了,下一茬肯定长势不好,收成甚至还赶不上讨荒要饭。

  “红薯下蛋,不是八千就是一万”。地瓜的果实成堆出现,有大有小,宛如一窝,而地瓜的产量却高得惊人,亩产少则几千斤,多则上万斤,因此地瓜成为困难时期老百姓口粮中的主打。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随着天气预报的普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这些曾经作为“宝典”的谚语将渐行渐远,淡忘于这日益喧嚣的时尚风情中。重温一下,只为留住这亲切的记忆。□ 周东升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