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住的湛山花园酒店到湛山寺,只有一个丁字路口的距离。捏影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动起来,减肥,早餐后离会议还有个把小时,去转一圈。
印象中的湛山寺,年代并不久远,包括七级浮屠在内,不过几十载的光景,但是庙不在古,有德即行。因此还是怀着肃肃的心境,在塔刹前行礼。
99年,我在当时的青岛美校借读上大一,闲时经常到湛山寺看看,几无信仰,爬墙而入,只觉得那种静静的气氛,感人。工作后,表妹家里的位八旬老妪,是湛山寺的信众,老人性格极温和,食素,一颗佛心,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不婚主义。我与她仅有的一次见面很是感慨:如此高龄,身体状况不错,唇红齿白的,握手的右手温软的像十七八的女孩,不夸张。老妪每早晚都到湛山寺修习,看来得到菩萨庇护。那时候小舅喉癌病入膏肓,五十多岁的人已形如枯槁,更是无限感慨。
我当时曾好奇的进入她的房间,独立厨房极洁净,衣被远远就透着肥皂的芳香,看来老妪从内到外都一尘不染。
阔别十四年后,如今的湛山寺规模更大,香火更旺。有的市民和游客在塔刹下合手转塔,一脸虔诚。年三十至初一,前来许愿祈福的市民将周边道路彻底淹没,可见民心的力量。
14个春秋之后,塔刹风采如旧。很喜欢逆光或者测光拍摄它,那光线折射的光斑似是神秘的佛光,总给人以意外之喜。还有那门口的“阿弥陀佛”,明哲长老写的,如今他已经圆寂了,但在信众的嘴上和心灵中不会死,金光“阿弥陀佛”的上面,是瓦蓝瓦蓝的天空,每个人头顶都有这么一片天空,很欣喜,它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