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每一首美丽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代代的追随者,《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首词显然已成为近千年来无数崇拜者百读不厌的佳作。而这首词的作者李之仪却并不为大众熟知,也更少有人知道现今山东无棣县信阳乡李通判村就是他的出生地。他和无棣信阳有哪些传说?为何信阳镇的李家庄后又更名“李通判村”?情义词人的故乡现今如何?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访了词人踪迹。
村人铭记李之仪
村庄更名通判村
对李之仪身世的记载,网络和书籍中有三种解释,一说他的故乡在河北沧州,一说在德州庆云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滨州无棣县信阳镇李通判村。
记者后来又从村民传说和文史资料中了解到,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之仪生于无棣县政府驻地北11公里处的李家庄。后因李之仪任过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故将原村名李家庄更名为李通判。“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
5月15日,记者来到无棣县信阳镇通判一村。村委会成员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在四五十年前还叫李家庄,即李之仪的出生地,人口有1500多人,现在被分成了通判一村、通判二村、通判三村,通判一村姓李的最多,占三分之一,通判二村姓李的已为数不多,三村全部姓鲍,又称鲍家。“这个李姓据说就和李之仪是一家。”村委会成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