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镇游,老广们实在不必舍近求远——在距离广州不足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有一座堪称宏伟的沙湾古镇,共由4个古村落组成,目前开发的仅为其中1个古村落的1/3,而这已经足以让人惊叹。在这里,人们可以追寻800年的历史足迹,轻抚具有传奇色彩的蚝壳墙,听一听发源于此的广东音乐,看一看堪称艺术奇葩的沙湾飘色、沙湾醒狮……
沙湾古镇,就是一座历史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藏,值得一挖再挖,一去再去。
沙湾古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区中部,北与番禺中心城区市桥仅一水之隔,西与佛山市顺德区隔河相望,南与榄核镇、灵山镇、东涌镇相连,东与石碁镇接壤。古镇始建于宋代,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型的沙滩之畔,故名“沙湾”。八百多年来孕育了沙湾独具广府乡土蕴味的文化,自古商业之繁荣,使这里拥有“三街六市”的美誉,成为闻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镇之一。
三十出头的何承添出生在这座古镇里,除了外出求学的几年时间,他都生活于此,现在是沙湾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营销策划部主管。他说,小时候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滚铁环,他不用抬头,甚至闭着眼,也能从铁环与路面撞击的声响,分辨出自己到了哪里。现在每天行走于此,到了一个地方,他就能回想起自己当年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场景;到了另一个地方,又是另外一件趣事……
在何承添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座古镇,用手指和精神触摸这800年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
留耕堂
作为广东三大宗祠之一,留耕堂是游人必去的景点。它是番禺沙湾大族何姓的宗祠,也是广东民间乡村祠堂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建制呈南北长条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正门、牌坊、钓鱼台、中座、天井、后座及东、西廊和村祠,结构严谨,修饰华丽,气势逼人。
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堂名得自于祠堂门前的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
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精巧的建筑艺术。
留耕堂山门前是宽阔的、用大青石铺成的大天街,大天街正对一池塘,在临近池塘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留耕堂正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联语表明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这里最值得细心欣赏的是门顶的横梁,梁上的木雕极其精美,特别是在古建筑学上称为“驼峰”的33个三重如意斗拱,雕刻内容花样百出,或奇花异卉、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进正门,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耸立在人们的面前,这座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属于留耕堂的二进。过碑坊,到丹墀(大天井),回首可见,碑坊额上的“三凤流芳”四个苍劲大字。这是为了表彰沙湾何氏祖先在北宋后期考取进士的三兄弟,这三人在当时被尊称“何家三凤”而流芳后世。
天井由红砖铺成。月台依天井的北面而建,高出天井1米,原是族人在喜庆日子看戏的舞台。其基石由一列15块大理石构成,石上刻有“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戏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及松、梅、竹、菊、牡丹等图案,刀功浑朴自然、玲挑剔透,是元、明年间的古石雕,非常珍贵。
再往里走,就是进深达17米多的象贤堂,这种规模在古祠中相当少见。堂正中一前一后悬“大宗伯”、“象贤堂”两块红漆金字木匾。“大宗伯”指的是沙湾灯厂第二代何起龙,明朝洪武年间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当时人称“大宗伯”。“象贤堂”是纪念沙湾何氏的宗祖何德明(号象贤)而设。象贤堂由4条石柱和24条两人合抱的大木柱支撑,梁、枋、驼峰斗拱均有玲挑剔透的三纹鸟兽、花果虫鱼等复杂木雕,令人叹为观止。置身如此宽敞高挺的象贤堂,巨大的柱林更觉得肃穆庄严,对前人的敬意不觉油然而生。
堂内精彩,堂外也不遑多让——高达五六米、连续数面的蚝壳墙非常夺人眼球,何承添说,这可能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蚝壳墙了,每个蚝壳至少都有30厘米长,生蚝需要20年时间才能长那么大,现在几乎不可能再见到。
玉虚宫
玉虚宫与留耕堂仅一墙之隔,是一座清代中期建造的古建筑,建成后供奉北帝,为不少信士所信奉,平日里香火旺盛,来此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如今每年春节,前澳门特首何厚铧都会前来祭拜祈福。
步入玉虚宫,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铜鼎,左边有两个香油炉,还有一对金童玉女的铜像,右边也有一个香油炉和一块刻着北帝传的铜匾。铜鼎的后面分别是一圆一方的香炉以供信士上香祈福。走过六级台阶,便可以看见北帝的金身铜像,该像于2002年重铸,披发跣足、身披黄金锁子甲,威武庄严。第二进同样安放着北帝铜像,中间三根大柱子把大厅分为两半,分别安放着两个不同面相的北帝铜像。据了解,沙湾北帝像相传是明成祖朱棣按其容貌铸造而成,被沙湾人李潞远将军迎接回乡。多年来,沙湾人奉北帝为乡中守护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神像遭毁。现在所见雕像为沙湾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何世良根据资料重新塑造而成。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湾人必定举办规模盛大的迎神赛会。北帝像出宫巡游,以飘色、醒狮、舞龙、鳌鱼舞等助兴,热闹非凡。
据玉虚宫内北帝传记载,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称北极玄天上帝,常被简称为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北帝早在沙湾已被尊为镇乡高神,历来为乡人所敬奉,迎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玉虚宫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历史绵长。
仁让公局
在古镇安宁市中街偏东,有一座200年历史、见证了沙湾名乡历史起落的古建筑,它是目前番禺及周边地区仅存,而又保留着本来面目的一间乡公所旧址——“仁让公局”。
按史料考据,该建筑原是沙湾古乡黎氏宗族的分支祠堂,名“二唐祠”。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乡中合何、王、黎、李四姓共建地方自治行政机构——沙湾公局时,以黎汝桥为首的黎姓族绅聚议,一致商定打破俗例,把这坐落于全乡中央,又为乡内人众最为聚集、至为繁盛之市街核心的祠宇无偿捐出,以之作为沙湾乡务及议事之所,使其统领全乡、造福一方。据同治《番禺县志》记载,“仁让公局在沙湾乡,嘉庆十四年由何、黎、王、李等姓同建,前署知县张锡蕃题匾曰:型仁讲让。”从此,“型仁讲让”的横匾一直高悬于局内正堂之上,公局也因此被冠以“仁让”之名。
自那时开始,该公局就一直是沙湾全乡最高的权力中心。其时当权者为“保正”,俗称“乡正”,历任按例由占全乡人口之绝大多数的何族公推一人担当,而且必须是取得进士、举人功名且富有声望者方能成为被推举的对象;副职则由次于何姓人口的黎、王二姓分别推选担任。直至民国时期,仁让公局被易名为沙湾乡公所,执政者改称为乡长,由乡中公选的大学毕业或国外留学毕业归来者担当,但都是由何姓担任乡长之职。
该局执政中,无论大至兴建护乡堡墙、修筑拱卫炮台、督责乡内治安巡防、统辖护沙武装等;小至查处佃户耕牛践踏农田、坟茔;乃至例行禁赌、禁挖蚝壳免毁坏农田等等,事无巨细一力秉公为民。力不能为者则呈交县署裁决。今寻回其中部分而在墙内外重立,由该局公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的4方“公禁碑”,即能体现当时的乡风民情,以至地方自治行政上所谓“乡规”的一些法度。
辛亥革命后,乡公所的权力更大,内设监牢,是扣押待解县法院人犯的地方;有武装,是县大队以下的一个中队,由何族留耕堂负责给养。抗战前夕,乡人捕获一名日本间谍,经多次问讯及由乡长详细审明后,即下令枪决于桃源冈附近。沦陷初,辅币一时短缺,乡公所还印行1毫、2毫、5毫的纸币,人称为“乡纸”,解决了市上的交收问题……
时至2004年,沙湾镇委、镇政府为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既着力挽救和逐步修复一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古建筑,又明确地将重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开发再利用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经与文物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拟定方案,特拨款对该旧址进行重修。根据专家反复论证后确立的原则,把原本破败不堪,混合了蚝壳墙、夯土墙、青砖、红砂砖结构,岌岌可危的前座和后座拆平后以青砖重建,还把略有残破的中座主建筑进行了修旧复旧,更把前座的蚝壳墙以现代工艺手段重新装嵌,使其恢复了原有风貌。
除上述景点外,三稔厅、车陂街、清水井、庐江周道、文峰塔、何炳林院士纪念馆、安宁西街等等,都是漫步古镇,随处可遇到的惊喜……
特色民俗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音色清脆响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明快,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美典雅地融合在一起,用音律构成诗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愉悦之感,故被称为“意境音乐”。它以本土生活为基础,通过独特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本土乃至岭南的文化与艺术风格,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广东音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宋时期,何氏家族迁居沙湾,为沙湾音乐的孕育奠定了良好的人文与物质基础。继元、明、清乃至民国,其乐曲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等各个阶段。何承添说,沙湾镇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当年操持这门手艺的艺人,都必须经过沙湾镇专家认可的这道关,才算正式具备演绎的资格。
据《沙湾何氏族谱》记载,甲房七世祖何文可于元代不仕而称逸士,他“少好礼,且悦乐,善弹琵琶”。他的元配夫人区氏,出自名门宦族,“亦通音律”。他们“夫唱妇随”。这是沙湾人擅音乐的最早文字记载。何文可长子何子霆、次子何子和亦擅律吕丝竹之学。他们父子两代成为了擅弹能唱、琴瑟相和的音乐之家。此后沙湾何氏擅音乐者,不但代有传人,且日见其多。后来何文可的七叶孙何廷兆,在族谱中被称“赋诗钓傲,鼓琴引鹤”。据考,何廷兆活动于明嘉靖年间。
晚清是沙湾广东音乐的发展时期。此际以“琵琶大王”何博众为代表,他不但旧谱新曲共冶一炉,时加创作,还精擅琵琶,独创出“十指琵琶”弹奏技法。其乐曲之创作取材自生活,融汇于自然,悦耳流畅,流传甚广。
民国时期,以沙湾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为代表的众多粤乐创作名家,在继承前人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粤剧、戏曲和西洋音乐的养分,锐意改革和创新。创作手法从朴素的现实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打破传统模拟自然的局限,强调节奏的转换、旋律的优美、音色的华丽、调式的变化,以曲抒情,使沙湾的广东音乐创奏日臻成熟,并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典雅流派。
建国后,沙湾广东音乐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柳堂乐社、翠园乐社、群艺乐社、锦弦曲艺社等民间社团相继成立,日常积极开展“私伙局”活动,并不断参与镇、区、市的文化活动展演。镇内多所学校成立了少年民乐队,努力培养年轻一代的广东音乐新苗。2000年,沙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
沙湾飘色
传统的沙湾飘色造型别致、制作精巧,连接“飘”和“屏”的“色梗”尤其精妙。在多年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如今的沙湾飘色规模宏大、内容新颖、影响广泛。
沙湾飘色,在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色柜,即活动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持用的钢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员,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岁的小演员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飘”,一般由3岁上下的小孩扮演。
沙湾飘色在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在“飘色”游行时,每两板飘色之间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柜,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
沙湾飘色究竟起源于何时,以及如何产生,在沙湾当地,一直以来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清朝廷大为震怒,明令严禁粤剧。当地群众想看戏却又看不成,于是想出新的法子,以小孩扮成戏曲中的人物,抬着在各村游行,似演习但又不唱戏,也就产生了如今熟知的飘色。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沙湾人李路远在云南做边关大将,当时云南有两族人为争夺朱元璋始造的北帝塑像,几乎要发生械斗,结果由李路远出面调解而重归于好,于是两族人感谢他清廉正直,办事有方,为两族人免去了一场恶斗,就把北帝塑像送给李将军,并被其带回沙湾,此后每年旧历三月初三北帝诞辰之日,都要抬着北帝塑像出游,同时配合书会及舞龙、飘色等民间艺术助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现在的飘色。(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