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处鲁西南平原的东平县苍邱村,村南六里自东至西有四个自然村,村名分别是障城村、东阳郭庄、西阳郭庄、席桥村,四个村的村南有一条河,小时候我们叫沙河。沙河的河床、河两岸全是常年累积堆积的黄沙,甚至由于沙河曾经改道蔓延,河两岸周边的地,富含沙。

  小时侯,一直听说起关于沙河水患、沙河的神秘、沙河的各种说法,沙河曾经作为天堑,隔断了河两岸的交往。我们及邻村把对岸按以河为基准,按方向称为“河南”,当然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岸的乡亲称呼我们什么,难不成“河北”。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多少年几乎没有过关于这方面的交流,六华里加一条河就增加了那样多的神秘,以至于我都无法想象河对岸的人说话的口音,吃的食物是否与我们相同,我仅仅知道,因那边土地富含沙,花生是常年农作物,仅仅这个花生,就非常吸引小时候没有一个不嘴馋的我们,可惜,我们与种植花生的“河南”隔着哪条沙河。

  到现在我才确定和知道,那条我们祖祖辈辈称为“沙河”的邻村河流,居然是一条著名的中国地理标志、一条全中国唯一的一条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一条孕育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亲河,她的学名叫大汶河。

  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发源于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泰山山脉大汶河莱芜市段 、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干流河道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习惯上东平县马口以上称大汶河,干流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633平方公里。泰安大汶口以上为上游,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为大清河。东平县马口以下称东平湖区。

  “沙河”有河,有河无桥,所以船是连接两岸的唯一工具,有船必然有摆渡人。

  “河、船、摆渡人”自古就是一副画,一首诗。摆渡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成为画和诗的一部分。现在的人都在寻找风景,看风景,其实啊,是我们没有自己留意而已,我们自己就一直在风景里----很多人在寻找故事,岂不知啊,我们自己本身也是各种故事里的主人翁。

  诗人们描述,赢得不少的喝彩;画家的写意,赚得些许银子。

  与船与人有关的诗,最有名的大概是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了,别人欣赏这首诗,不少带着一种仰望远离尘世的世外高人的心态去欣赏的,到今天的年龄,我感觉到那不是真实的生活。蓑笠翁,未必不是家里没有下灶之物而冒雪去钓鱼,“吃饱了撑的”类型的人,不要说在哪个时代,就是四十多年前,也属于罕见的稀有物种,至于柳宗元想的什么,任何专家去解释都是猜测,毕竟斯人已逝。

  “沙河”上的摆渡人就是为了糊口谋生的,他们是河两边的居民,他们长年从事这个职业,估计这个职业也传承了几千年,他们就是常年一条木船、两片浆往来“河南”“河北”。

  船常年靠在河边的简易渡口上,行人来了就上船,有些人聊聊家常,有的人甚至不搭话,摆渡到对岸,行人自行走自己的路,摆渡人仍在渡口来来回回。

  不卖票、不买票,摆渡人和乘客之间,偶尔留下的几个小瓜、一把花生,在哪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也属于极为罕见意外的馈赠。

  摆渡人的收入,就是一年一次的“收粮食”。

  每年秋后入冬前,摆渡人离开船,带褡裢、口袋或者其他盛具,那些河南河北有亲戚的乡亲家里,院里一站,这些常年搭船的人,就从自家的囤里缸里舀出些许数量的玉米、地瓜干等倒进摆渡人的口袋里。

  没有船票、没有合同、没有账簿、没有货币----

  (文章作者:周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