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在济南章丘市垛庄镇四角城村一座海拔600米的小山顶上有一个教学点,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楼,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名字,甚至没有足够多的学生。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孟敏在这里已经坚守了30年,看着眼前的孩子从几个变成十几个再变成如今的三个,她始终如一,从未想过离开。
温暖十七城济南站孟敏:大山中执教30年 只剩一个娃也不离开
在章丘市垛庄镇四角城村一座海拔600米的小山顶上有一个教学点,没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楼,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名字,甚至没有足够多的学生。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孟敏在这里已经坚守了30年,看着眼前的孩子从几个变成十几个再变成如今的三个,她始终如一,从未想过离开。【更多精彩图集】【更多详细内容】
一个老师三个娃 为孩子省下山路留下放心
四角城村因位于济南、章丘、泰安、莱芜四城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户居民。身在大山深处,这个小村庄闭塞贫穷,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想过,知识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孟敏的记忆中,村里很多孩子在上了几年学之后纷纷辍学。没有知识,村子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没人愿意来到这个穷村教书。看到这样的现状,1985年刚刚初中毕业的孟敏选择报了村里的教师岗位。
“一开始我们在村西边一个小学校里,当时也只有三个老师,几个孩子。”孟敏回忆,当时村西的学校就叫“四角城小学”,硬件条件虽然不好,但是学校就在村中,年幼的孩子不用走30多里路赶往山下的官营小学去,村里的乡亲们对这所小学有极大的依赖。“当时村里不通路,我们三个外出培训学习什么的都要走30里路赶过去,那时候苦,但是没想过走,家长们都离不开。”2007年,四角城小学被并入离它最近的官营小学,学校要撤,愁坏了村里的孩子家长。“相亲都希望孩子离得近点上学,孩子都太小了,走那么远的山路真不忍心。”心系年幼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希望,孟敏成了三个老师中唯一一个留下来的老师,征求了孟敏同意的教育局领导同意在这里建一个教学点:保留了一二年级的孩子,三年级起到官营小学去读。“当然去大学校好啊,学生多,教学设施先进,老师也多。可是四角城的学校很需要有个人守着。”
每天早晨八点,孟敏一个人的课堂开始了,上课下课来来回回,一直持续到晚上四点十分孩子放学。在这件30平方米的小教室里,只有几套桌椅,两个二年级的孩子和一个学前班的孩子。没有上课铃,时间全靠老师自己掌握;没有更好的教学设备,墙上的装饰也都是孟老师带着三个孩子亲手做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孟老师身兼数课,按照官营小学的年级课程安排,一样也不差。“我教的最多的一年两个年级有20多个孩子,现在只有这三个孩子了。”孟敏老师笑着说,“等这两个二年级的毕业了,明年就只剩下一个孩子了。”
即便只有三个孩子,孟老师上课的流程一道都没有减少。“不管孩子多少都得按照正规来上,一点讲不到学生就一点不会,必须要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说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