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贫困人口520多万:进行精准化扶贫
新华网山东频道:在推进扶贫开发这方面,山东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赵润田:推进扶贫开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以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为抓手,以加快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开发为重点,全面落实“五通十有”行业目标责任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基本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新格局,全省连续三年实现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可以说,过去山东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新阶段扶贫开发实现了良好开局。
当前,扶贫开发已由区域性扶贫转入精准化扶贫的新阶段。按照中央在新阶段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扶贫开发精神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出台文件进行部署,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王军民副书记、高晓兵部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做好扶贫开发提出明确要求,同时省里调整充实和加强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郭树清省长亲自担任组长。二是组织开展了精准识别工作。全省共识别出贫困村7003个,省定扶贫标准(3322元)以下贫困人口520多万人。对于识别出来的这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将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三是深入推进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在前期“第一书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向贫困村派驻村工作队的要求,对识别出的7003个贫困村,全都增派驻村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都在3人以上。四是精心组织实施了专项扶贫项目。全省已有3000多个贫困村实施了种、养、加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项目,在860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五是组织开展了行业扶贫。省里确定了行业扶贫十项重点工作,提出了“五通十有”的工作目标,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行业扶贫标准,不断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贫困村路、水、电、产业、房、医、文化、健身、环境卫生等不断改善。另外,国务院从今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扶贫日,按照国家“扶贫日”活动部署,山东组织开展了“扶贫日”系列扶贫济困捐助活动。
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深入推进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突出抓好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山东水资源矛盾:用好黄河、长江水及雨水
新华网山东频道: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很大的制约是水资源短缺,山东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赵润田:山东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人均占有量只有322立方米,为全国的1/6、世界的1/25,在全国居第26位,属北方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水资源总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测算,到2020年要比现在多用40到50亿方水。解决山东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首先要抓好节流,坚持节水优先。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源方面,一是用好黄河水。山东每年大约能引70亿方黄河水。二是用好长江水。南水水调配套工程完成后,山东每年能调引13亿方长江水。三是雨洪水资源化。计划利用5到6年的时间,到2020年通过做工程留下来20亿方雨洪水。当然,雨洪水资源化也不是的盲目的圈水截水,前提是要进行科学论证,保证山东入海的淡水量,保证海洋的生态需要,这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要统筹各条河流、各个流域的上下游和左右岸,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今年上半年,省政府专门研究了雨洪资源利用工作,出台了加强雨洪资源利用的政策性文件,提出通过实施大中型水库增容、新建山丘区水库、新建平原水库、新建地下水库、南四湖东平湖增容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新增兴利库容3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38亿立方米。规划分两期实施:2016年前实施一期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1亿立方米,重点缓解“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 2014年计划实施21个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匡算总投资89亿元。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年度预算已全部下达,已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本月底可全部开工,年底前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山东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得到初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