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多个项目成“张嘴的黑洞”亟待跟踪问效问责

A-A+2014年10月14日07:54经济参考报评论

  多个项目成“张嘴的黑洞”亟待跟踪问效问责

  2010年1月,山东省水利厅、财政厅出台《 山 东 省 小 型 农 田 水 利 重 点 县 建 设 管 理 办法》,明确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商河县郑路项目区的小农水工程是如何进行施工管理和通过验收的呢?

  记者以多种方式联系郑路镇分管此项工作的副书记苏平,均无回应。商河县水务局副局长王金叶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发现、也没听说郑路项目区工程有质量问题,“施工和验收都非常严格,省里高度认可,是造福于民的优良工程”。记者联系上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工作人员表示“没接到过商河小农水质量问题的反映。”

  而郑路项目区多位村民向记者反映,就小农水设施建成后无法使用的问题,他们曾多次向县乡两级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进行维修和改造,但一直没人理会。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一位工程师对记者说,机井和输水管道竣工验收前,只要按规范分别进行稳定流抽水试验和全系统运行试验,就不可能刚建成就报废。他分析认为,商河县小农水工程质量问题,应该是偷工减料导致井深不够、成井工艺不合乎要求、机泵配套不合理、管道材质低劣等。

  据了解,近几年来,国家和山东省在商河县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改善灌溉条件。2009年1月22日,“济南市加快商河县发展工作简报”称,市政府责成市财政局,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商河县土地整理建设,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机井灌溉工程。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部分机井状况与小农水郑路项目区一样,普遍存在设施不配套或建成就报废问题,村民反映基本没正常使用过。

  根据村民提供的排查清单,报废或设施不配套较为严重的分别如下:冯楼村24眼机井,报废10眼,未配套14眼;张迈范村10眼机井,报废4眼,未配套6眼;邹马村13眼机井,报废5眼,未配套8眼;朱家林村12眼机井,报废5眼,未配套7眼;胡营村20眼机井,报废9眼,未配套11眼;打狗店村11眼机井,报废4眼,未配套7眼。记者就此采访商河县土地整理开发中心主任刘雷鸣,未得到正面回应。

  商河县农业部门一位干部对记者说:“这几年全县不少农水项目成为‘张嘴的黑洞’,吞下国家巨额资金却吐不出水,偷工减料、抬高预算,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是明摆着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投资补助范围不断扩大、额度逐年增加,但跟踪问效还不够,工程类项目质量问题频出,浪费了宝贵财力。亟待完善资金项目绩效评估制度,对于虚假工程和劣质工程应严肃问责。”

  (原标题:山东一投资数千万水利项目建成就报废)

[上一页] [1] [2] [3]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