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平度市公安局否决了律师对陈宝成的取保候审申请,原因是“陈宝成可能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代理律师透露,平度市公安局已决定对陈宝成等人的刑事拘留时限延长至30天。平度方面承认,经99%上楼村民中90%投票同意,7月4日对陈青沙家强拆;金沟子村的旧村改造也是村民自治的产物。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王令 (微博)律师指称,此多数人意志强拆于法无据。
动态
刑拘期延长
昨天上午,平度市公安局14日签署的驳回取保候审通知书交付李会清律师。通知书称,“我局认为陈宝成有可能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决定不予变更强制措施。
迟夙生律师指出,平度警方对陈淑训延长拘留至30天涉嫌违法,因刑诉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明文规定,对于被公安机关拘留的人中,只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昨天下午,因陈宝成患上肺炎,李会清律师未能成功与其会见。而会见陈父陈淑训的迟夙生律师则透露,警方决定对陈宝成等7人延长刑事拘留30天,并已经告知当事人。
迟夙生说,陈淑训的状态很差,在被抓捕时他未作反抗,但被灭火器喷射后遭到猛烈踢打,腰部、左膝部受伤,至今睡觉时无法翻身。迟律师拍摄的现场照片显示,陈淑训左手腕部有明显伤痕。昨天,迟夙生向平度市公安局提出了对陈淑训给予治疗的申请。
焦点一
挖掘机司机是否违法
平度官方及司机郭晓刚均称,当时挖掘机是前往现场清理建筑垃圾。昨天,陈宝成征地拆迁案的代理律师朱孝顶律师 (微博)再次指出,所谓的建筑垃圾实际是村民陈青沙家被强拆的房屋,建筑废体和其中财物都是其个人财产。同时,陈青沙的家于7月4日被强拆,该现场正是非法强拆破坏私人财物的犯罪物证现场,司机郭晓刚的行为实际上是私产侵犯犯罪延续过程。
此前有报道称,金沟子村对陈青沙等人“暴力拆迁失实”。实情是该村今年年初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表决,99%的上楼户中九成以上投票同意强行拆掉拒拆户。“根据这个民意,金沟子村为其中3户拒拆户装修了安置房,并组织人员将其财产搬离、登记、录像并封存后,对他们的老宅进行了拆除。”
昨天,金沟子村村支书陈卫生确认了上述说法。他提供的材料显示,村民们今年1月9日填写了征求意见表,多数人在“同意”一栏下划钩,村委会同日向陈青沙、陈俊善等人下发了“拟对你的房屋进行依法拆除”告知书。
陈卫生还提供了一份陈青沙2008年5月签署的《户型确认书》。他说,97%的村民同意进行旧村改造,村委会便有权将宅基地收回。陈青沙签了协议而不搬,只好依据村民自治原则将其旧屋拆除。
但陈宝成告诉律师,陈青沙夫妇在被强拆后明确称自己没签过协议。他提醒律师,谨防有人以2008年签的协议来误导公众,因为2008年村委会换届后开发商已变更。金沟子村委会没有就此作出回应。
针对相关报道,陈宝成的另一代理律师王令撰文指出,中国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多数人意志可以作为强拆的法律依据。
焦点二
旧村改造是否合法
关于金沟子村的旧村改造工程是否合法的问题,平度市国土局、东阁街道办及村委会昨天均称,旧村改造是村民自治行为下对宅基地的处理。王令律师指出,城中村改造或新农村改造等名义,不能改变其违法的实质。
陈卫生介绍,2005年金沟子村86%的村民已签协议同意旧村改造,2008年重签协议比例达97%。随后政府对该村宅基地进行了评估,于2008年进行公开招拍挂,唯一的投标方大有同人公司以1.117亿元中标。根据约定,中标方先帮金沟子村建81000多平米安置房和8000多平米商业网点房,2011年底村里拆迁腾空220亩土地给其开发房地产。
东阁街道办人大办公室主任窦在龙解释,旧村改造的主体是村委会。依据《村委会组织法》,征得多数村民同意(平度内部规定需超过95%比例)后,村委会有权收回宅基地再分配。他说,金沟子村的安置房是国有划拨土地,由农用地转变而来,而商品房则将征用村民宅基地。
根据规定,集体土地须征收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让给开发商。窦在龙就此解释,依据青岛市政府的一份文件,金沟子村的土地进行了“项目招拍挂”,即先由开发商建造安置房,拆迁完毕后国家再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简称“农转用”)出让给开发商。他说,金沟子村2008年招拍挂不违法,2010年后国家才对项目招拍挂明令禁止。
平度市国土局信访办主任姜鲁波称,金沟子村涉及旧村改造的366.68亩土地均已办理“农转用”手续,但他拒绝出示相关手续。在介绍审批过程时,姜鲁波说平度市政府今年7月2日在金沟子村张贴了拟征收土地公告,10日张贴了补偿方案,30日作为平度市2013年第9批次建设用地上报省政府审查,但后续结果他不清楚。
王令律师指出,根据《土地管理法》等规定,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须经征地程序,“农转用”则至少需经省政府批准,涉及基本农田的需国务院批准。依法只有国有土地才能进行商业开发,“请问金沟子村的集体土地是如何征收为国有土地的?”由于地方政府未出示相关文件,王令指出,平度方面实际上是以新村改造为名进行房地产开发。
京华时报记者雷军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