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泰安石头村庄五埠村始建明朝 60处老房子仍可居住

A-A+2014年6月23日09:54齐鲁网评论

  泰安齐鲁网6月23日讯(肥城台记者 杨姗姗)肥城市孙伯镇西北群山中,有一座石头村庄--五埠村,历史上曾有一村分二州(东平州、泰安州)的说法。据泰安县志记载,五埠村建于洪武十四年,传说明朝大将赵豪曾在此剿匪。村子依山而建、高矮错落有致,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古代民居,深巷、大院、高屋等具有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从肥城市孙伯镇向西北行约8公里,穿过一道山坡,就能看到群山环抱中用石头建成的五埠村。从村中心路向北,农家院子的院墙、房子都是石头建成。村子北部倚靠山坡而建,越往上地势越高,当地人从北部山坡采来石头,在山脚下借山势建成房子居住。

  据泰安县志记载,肥城市五埠村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传说明朝大将赵豪曾在此剿匪,后被贼陷,死于此地,并留下了舍姑峪、藏姑洞、杀姑顶及赵豪墓等遗迹。

  五埠村的石头房子虽经几百年沧桑,多数仍完整保持原有的建筑格局。与北方传统房屋灰瓦覆顶不同的是,五埠村里的房子房顶用四五厘米厚的石板搭成。

  据了解,五埠村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58人,400多处房子中一半是早年间留下来的老房子,现仍有六十多处老院子可以正常居住。院子整体不是很大,走进房子先看到的是高近五米的正房,坐北朝南,木门紧锁,左侧有一方形窗子。正房下半部分是随地势挖空的部分,一人多高,用来贮存粮食存放杂物,被当地人称为"地屋子"。正房房门两侧,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石刻楹联,上边雕有修饰花纹。正房右侧,是用石头建的柴房,门口堆满了柴草,院子西侧摆着已经拆开的石磨。后来有了电磨,费时费力的石磨逐渐被人"抛弃",磨盘也被拆解。

  五埠村北、东、南三面环山,山海拔都不高,最高的约300米,村名也是根据周围的山头取的。村里有段有名的石条路,铺路的石条都是用不规则的方形组成,形似家里用的簸箕,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石簸箕"。石路从南向北,一直通到山上,曾经是村里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其他地方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五埠村曾有一村分二州的说法,"石簸箕"路就是两个州的分界线。村子位于泰安州和东平州的交界处,路西侧属于东平州,东侧为泰安州的地界,村民被分到两个州,却同属于五埠村。

  据了解,1939年5月,着名的陆房战役在距离五埠村不远的陆房乡打响。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全线发起进攻,八路军被围部队沉着应战,打退日伪军多次冲击。八路军被围部队利用夜暗,分路艰难突围,顺利地突出了日伪军包围圈,抗日力量得到转移。陆房战役中,日伪军伤亡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的200余人被转移至后方医院,五埠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不少废弃的老房子里,存着一些农耕工具,还有村民冬天用于捂热棉被的编筐,当地人称之为"火烘子"。编筐分两层,中空部分放火盆,外层放上被子。个别院子里,石磨、石板组成的水池还比较完整,村里公用的石碾都能用。

  村中心位置,还保留着一处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纪念毛主席的主席台,底座和墙体也是用石头砌成。村里有演戏、说书、放电影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五埠村历史文化悠久,古村落原貌保持较为完整,旅游潜力大,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平时有不少拍客到村里采风,拍老房子和村民的生活。今后, 五埠村会朝着旅游方向发展,让更多游客走进五埠,给古村落的发展带来新希望。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