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山东枣矿最后一批棚户区矿工:唯一上楼机会寸土必争(图)

A-A+2014年5月6日18:00中国新闻网评论

  原标题:山东枣矿最后一批棚户区矿工:唯一上楼机会寸土必争

  北井的新来客

  记者?拆迁办卧底?

  4月9日早上,刚下过雨,枣庄市北部北井棚户区的一片空地上,几个当地居民正凑在一起,记者从旁边走过,听到他们正在议论:“你家评估的多少平,要补多少钱?”“听说早搬迁能奖励5万,你要是换个新房就跟白捡了一样!”

  小巷里的泥土路上,雨水汇成深褐色细流,形成一个个水坑,记者一路跳跃着躲开,好不容易走到一户居民门前。

  敲开门,说明记者身份及蹲点采访棚户区的事情,对方终于狐疑地打开半扇门,让记者侧身进来。

  “我们家你也看到了,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你就让他们别再收我们钱了。”这户居民一边诉苦,一边把记者送到院子。

  这时,一直狂吠的小狗猛地蹿上来,把记者咬了个结结实实。女主人赶紧给记者清洗伤口,一边悄悄抹去腿上的血迹,一边安慰说:“我们家的狗从来不咬人,怎么突然就咬了个陌生人?洗洗就好了,不用打针。”

  记者一瘸一拐地跨出家门,听见身后有人在窃窃私语:“真的是记者?不是拆迁办派来的卧底?”

  过了一天,记者再次出现在棚户区。敲了敲另一家的门,这次对方只把门打开一条缝,“你是哪来的?”

  “我是记者,来体验棚户区生活。”

  “说是记者,怎么什么工具都没带?体验生活,一两天不就够了吗,有必要天天来吗?”

  记者拿出证件,从门缝里塞进去,居民审看了半天,才客气地点着头,把记者带进屋,又开始讲述自己的困难。

  这已经是记者在北井棚户区蹲点的第三天,感受到氛围发生了一些变化,似乎掺杂了一丝不信任的味道。记者走在北井的小巷里,总是感觉旁边有人窃窃私语。

  而这种不信任情绪,源于今年4月份社区里发的一纸拆迁告知书。居民们被告知,今年枣庄市将进行6411户棚户区改造,而偏隅一方的北井棚户区400多户居民,被圈在了这个范围里。

  根据通知,北井棚户区房屋模拟拆迁工作已经启动,紧接着就是挨家挨户的丈量,4月下旬要签署模拟协议,如果全部同意,拆迁的协议将生效,这片低矮简陋的棚户区,将成为历史。

  棚户区改造,是枣庄这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大动作。自2007年起,枣庄市就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至今有30多万棚户区居民住上新房。

  而在一个月前的北井,居民讨论的话题还是谁家生了孩子,谁家涨了工资,76岁的老矿工蒋洪强还会拿着马扎,到处溜达着找牌局消遣。可现在,北井棚户区的关注点已经完全被“拆迁”占据。

 [1] [2] [3] [下一页]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