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胶州旱情严重,莱西的不少读者反映他们那里旱情同样刻不容缓,村民正为浇地犯愁。4月8日,记者来到莱西多地探访了解到,农业专家在麦田里挖下10厘米不见湿土 ,而莱西70多万亩小麦实现灌溉的只有30多万亩,处在丘陵地区的10多万亩小麦处于无水可浇的境地。据介绍,面对旱情莱西全民动员,村民主动找人打深井,水库开闸放水,而当地政府也在想方设法挖渠引水到水源紧缺的地方。
小麦叶片枯黄向内卷曲
“已经干旱成这样了,再不灌溉今年减产几乎成定局。”站在莱西市姜山镇的兴隆屯地头,看着成片的小麦 ,农场主王志涛满脸愁容,王志涛告诉记者,今年已经连续100多天没有有效降雨了,在雨水充足灌溉合理的年份,小麦在这个时节应该绿油油的,但现在地里的小麦叶片枯黄,也非常薄,向内卷曲,“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在干旱的时候就把叶子卷起来,这样减少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王志涛说。随后记者走访发现附近多个村庄同样出现了旱情。
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莱西市农技站万更波站长也来田间地头查看旱情,明显能看出土地龟裂的痕迹,万更波用手插进土壤往下挖了10厘米依然没见湿土,挖出来的土松散开来。抓了一把土壤放在手里攥了攥,万更波说:“土壤含水量太少了,这个深度的土壤应该能攥成团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
耐旱黄杨都快要干死了
在王志涛的农场,记者发现地里一片枯黄。据介绍,这片种植的是一种叫做黄杨的作物,当地的村民李国正告诉记者,黄杨虽然叫黄杨,但应该是翠绿色或者稍带点嫩黄色的,但现在田地里的黄杨一片枯黄。
“黄杨很耐旱,只要土地没有完全干透,就不会出现异常的表现。”李国正介绍称,没想到今年干旱的情况如此严重,黄杨都承受不住了。在地里 ,李国正随手折了几枝黄杨,用手一搓,枝叶碎裂,就像搓枯叶的感觉。李国正又拔出了一棵黄杨,记者发现,黄杨的根部已经完全干枯 ,“这样的八成是活不成了。”李国正说。
另外,在兴隆屯附近,很多井和池塘都已经干涸。面对着旱情,王志涛只能抽取地下水,用喷灌器对作物进行灌溉,但是还是有许多作物的浇灌跟不上,“现在每天盼着下雨。”王志涛说,从去年秋天的时候,雨水就已经非常少了,本以为到了春天能够多一些降水,但是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干旱情况这么严重。
王志涛告诉记者,小麦拔节的时候不进行灌溉,会对产量造成影响,他现在白天找人使用喷灌带抽取地下水浇灌,晚上就支起喷灌器,“很多人添置了其他的设备,比如用管子滴管来节省水源,但是效果不怎么理想。”王志涛说。
打到36米,深井才出水
“在地表水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抽取地下水来抗旱缓解旱情。”采访中,莱西农技站的万更波站长说。而记者了解到,随着旱情加重,莱西一些打井队也开始忙碌起来,而张其刚和他的打井队正是其中忙碌的一支。“到现在中午饭还没吃呢,这几天活太多了。”4月8日下午1时许,记者见到张其刚时,他正带着打井队在莱西姜山镇的西屯村打井。“这是口废井了,到现在打了18米,依旧不见任何水源,原先打8米就能出水。现在一口井最深打到30多米都不出水……”张其刚无奈之下只好指挥着队伍撤离并重再选址。
“天越旱,打井的人越多。”张其刚介绍,因为干旱很多村民都着急起来,主动合伙在地头上打深井。
“这十来天,我每天都打两三眼深井,到今天一共打了25眼,其中昨天打的一眼打到36米深才出来。”张其刚说,他打井收费一米是70块钱,加上自吸泵算在内,一眼井都在3000元左右。因为一眼井价格比较高,所以很多村民都是合伙打井,麦地都离着不远,这样以后也能一起共享。
■措施
调水“解渴”全民总动员
面对着旱情,除了村民们自己打井抗旱之外,一些沟沟洼洼的小水源地也被村民们利用起来。在姜山镇的路边,不乏一些小的柴油机抽水灌溉。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也在组织人员挖掘水渠引水。在黄土台村,一辆挖掘机正在挖水渠。“这条水渠正是连接着姜山湿地。”采访中,姜山镇党委一位负责人介绍,在不破坏湿地环境的情况之下,他们将水引出灌溉以缓解旱情。除此之外,莱西市高格庄水库从4月5日就开始开闸放水,供给农民灌溉使用。
莱西市店埠镇水利站站长张秀云告诉记者,现在全镇上下动员挖平塘、打机井抗旱,“现在挖了17个平塘,下一步要把大沽河的水引塘灌溉。”张秀云告诉记者。
“现在莱西市小麦种植面积大约70万亩,现在灌溉充其量也就是一半。”万更波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有30多万亩小麦已经灌溉,还有20多万亩各级政府正在想方设法找水源灌溉。“但还有10万亩小麦地分布在丘陵地带或者山地,灌溉本身就存在难度,目前还非常干旱,这些小麦面临着无水可浇的难题。”万更波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