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4月6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这时天气回暖万物生长,天空大地变得清洁而明剃,故谓之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各地许多的习俗也是延续至今。
青岛:举行渔祖郎君氏祭祀仪式
在青岛的红岛,一早韩家民俗村的渔民就忙着准备举行渔祖郎君氏祭祀仪式。18位老渔民登上各自的木帆船,喊着渔家号子,摇起橹,在郎君港撒下渔网。今年80岁的红岛街道韩家村村民韩守德说,早年间渔民们出海脚上要穿着靴子,它是用整块猪皮制作成的,用麻绳缝制而成。
清明时节,正是渔民们休整了一个冬天,重新出海捕鱼的日子。在祭祀仪式上,主祭人与当地渔民行祭祀大礼、率众诵祭文,以海为傲、因海而兴的海岛渔民以此表达对渔祖的感恩和尊崇。
市民袁先生:“民俗做的很纯粹,本身民俗就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了解当时这个历史、文化。”
泰安:清明时节插柳、折柳
清明时节杨柳发芽抽绿,泰安市至今保留着清明时节插柳、折柳的习俗,人们将初春的柳条插在堂前、门口驱虫、辟邪、保佑一家人平安。
市民刘大妈:“老人一辈辈传下来了,倒柳不插,老百姓都不用,嫌不吉利,这个倒柳倒流,插的就是直立向天长的那种,驱灾避邪。”
济宁:民众吃春卷迎新春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一年的开始之际。在济宁、潍坊、烟台人们用各种的面食迎接春的到来,寓意一年有个好兆头。曲阜春卷已经延续许久,每年农历三月三、清明前后,曲阜民众都喜欢吃春卷。和面、擀皮、拌馅,将制好的馅心摊放在皮子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下油锅炸成春卷。里面包含着大量春天的蔬菜,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市民董振伟:“吃春卷就是说吃蔬菜,包括荠菜、韭菜、胡萝卜,但是荠菜有一个对老年人纪念怀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