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今日惊蛰山东气温持续走低 鲁西北等地有小雨夹雪

A-A+2014年3月6日08:50齐鲁网评论

  齐鲁网3月5日讯 今年3月6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惊蛰寓意:春雷乍响,万物苏醒,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应当进入气象学上的春季。眼下也已经是“九九”的第3天了。大地回暖的味道越来越浓厚。

  今天早上济南室外的气温在3度左右,比昨天早上上升了2度,而且今天各地的风向大部分都转成了南风,尽管如此,站在外面,清晨还是能感觉到一丝冷意。

  今天是惊蛰,天气"暂时"还没从寒冷中惊醒。今天鲁西北西部和鲁西南的部分地区,会有小雨夹雪,潍坊的最低温在零下4度左右,其他地区大都在零度左右。各地最高温在8-9度左右。后天,周六,鲁西北东部、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会有小雨。空气质量方面,除了淄博的个别监测点为重度污染外,其他地市多为轻度污染或良好。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今天白天到夜间,鲁西北西部和鲁西南地区天气阴转多云局部有小雨夹雪,其他地区天气多云。鲁西南地区南风2~3级,半岛地区北风转南风3~4级,其他地区北风转南风2~3级。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3℃左右,其他地区1℃左右。

  7日白天到夜间,鲁西北地区天气多云转阴,其他地区天气多云。南风,半岛地区3~4级,其他地区2~3级。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1℃左右,其他地区2℃左右。

  8日白天到夜间,鲁西北东部、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天气阴有小雨,其他地区天气阴转多云。半岛地区和鲁西北地区南风转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2~3级。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0℃左右,其他地区2℃左右。

  惊蛰介绍

  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由来

  和其他节气相同,惊蛰日期也和农历没有必然联系。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养生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