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2月18日讯(记者 张洪波)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记者从17日举行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上了解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近期工作重点确定,部分重点项目力争年底前完工投用。
推进产业协作发展方面:加快推动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继续重点培育海洋生物、装备制造等五大海洋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打造500艘规模的远洋渔业船队,建立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方面:力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威海国家海洋产品质检中心、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等海洋特色教学建设。
推动交通一体化方面:年内建成青烟荣威城际铁路(济南方向)、陕西中南部铁路,得到铁路、胶新电化等重点铁路工程。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烟台潮水机场建设,力争年内开航运营。
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品牌统一运作和营销,塑造蓝色度假品牌,加快青岛国际邮轮航线母港和烟台、威海、日照等停靠港建设,形成邮轮旅游、海岛度假等新型"海洋旅游带"。
共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方面:继续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统筹海陆基础设施方面:加强能源体系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国华寿光、大唐东营电厂等规划建设,力争青岛LNG码头泰青威干线年内建设投用。
相关阅读:山东"蓝区"建设画定蓝图 推动"海上粮仓"建设
推动"海上粮仓"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目前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2013年,预计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可超1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8%;蓝色经济区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发改委、省区域办主任张务锋介绍。
根据《重点》,我省目前正在加快推动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加强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化与日韩、东盟和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和国家东亚海上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成立海洋优势产业行业协会或战略联盟。我省将继续打造五大海洋优势产业,推动"海上粮仓"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去年国家、省共拨付专项资金5.66亿元,启动实施了121个项目,增加海洋新兴产业产值112亿元。渔业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我省将加快打造500艘规模的远洋渔业船队,建立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宋继宝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省将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创建国家级新区,争取青岛蓝色硅谷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并依托青岛保税港区申请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支持建设潍坊保税港区、日照综合保税区。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力争年内投用
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及中心近期将建成使用或加快建设。
"力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年内投用;加快建设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日照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张务锋告诉记者。
与之同时,基础设施与科技人才支撑仍将是重中之重。
高速公路、机场、码头等领域,均有大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截至去年年底,中韩海陆联运累计出入境挂车1211辆次,货运量4019吨,完成贸易额3.12亿美元。我们将争取交通运输部启动中日陆海联运谈判工作。"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传亭告诉记者。
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告诉记者:"2013年累计安排省级财政科技资金6亿元,吸引和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资金近10亿元。青岛市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蓝区内推动形成了3个过千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落后产能严禁区域内转移
在实施海陆污染同防同治方面,蓝区内达成高度一致,严禁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在区域内转移和重复建设。加强对区域内排污企业的联合监管,继续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
为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蓝区内将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国家环黄、渤海海洋灾害预测与防灾减灾中心建设,健全海洋突发环境事件联合监视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共同防范应对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增强海上溢油污染事故联合处置能力。
我省将着力统筹蓝区内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青岛LNG码头、泰青威干线年内建成投用,加快推进海阳核电一期和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建设;依托青岛至互联网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专用通信通道建设,开展面向全球的数据处理、托管和存储等业务,推动4G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在区域内应用,使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
"加强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的融合互动,支持蓝色经济区加快'凤凰涅盘、腾笼换鸟',为全省转型升级提供示范带动。"张务锋表示。(李剑桥 刘珅)